[实用新型]背光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98885.7 | 申请日: | 2015-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6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 发明(设计)人: | 蔡宗谚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9/00;F21V13/12;F21V19/00;G02F1/13357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尤指一种具有量子点薄膜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今显示器产业中,由于液晶显示器以其低辐射及低耗电等特性,如今已逐渐取代了传统映像管显示器、电浆电视等竞争商品而成为当代显示器中的主流产品。一般液晶显示器由彩色滤光片、液晶、背光模块以及数组基板等主要组件所构成,其中在背光模块中又可依照光源所设置的位置大致又可区分为侧光式液晶显示器以及直下式液晶显示器。由于液晶本身并不会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器中的背光模块便是扮演着提供给整体液晶显示器光源的角色,而将背光模块的内部零件再拆解,大致上可分为导光板、发光组件、反射片、扩散片(diffuser)以及棱镜片等零组件,其中扩散片的作用是让出光可以分布的更加均匀,而棱镜片一般则是设置在扩散片之上藉以提升出光亮度。
背光模块中设置棱镜片的所以可以提升整体背光模块的出光亮度,其原理乃是透过聚集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并使其出光集中射出于特定方向上来达到亮度的提升。由于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产品,如智能型手机面板、平板计算机的屏幕面板以及个人计算机用平板显示器等,对于用户观看屏幕时多会直接正视面板表面,因而对于显示器的视角广度一般不会有太过严格的要求,于此前提下在背光模块中设置棱镜片将光汇聚集中至正面方向便可有效率的应用整体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以提升亮度,更甚至时下背光模块规格多采设置两个棱镜片来进行两阶段的聚光,使其正向光的亮度可更加显著。
请参酌图1,其为先前技术的背光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包含一发光组件13、一导光板11、一扩散片15、一第一棱镜片171、一第二棱镜片172以及一增亮片19,图中设置两个棱镜片的目的如同前述系为了有效提升背光模块的正向亮度,其主要是透过棱镜片表面上的微小棱镜数组来达到聚光作用进而令亮度得以提升,惟此会使得背光模块的出光大部分都将聚集至正向射出而不具备广视角功效。然而事实上于部分液晶显示器应用方面具有广视角功效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当液晶显示器欲装设于车用音响或电视时,其液晶显示面板将会受限于车子内部空间的格局而将其设置在驾驶座与副驾驶座之间,然而此时使用者在观看液晶显示器时并不会直接正视液晶显示器而会以斜视角度进行观看,因而设置多张棱镜片将光聚集于正面方向的功效反而会另坐在驾驶座或副驾驶座上观看液晶显示器的人无法清楚看到画面,因为其观看角度距离正面观看偏差过大的缘故,即使减少棱镜片的数量以期获得较大视角,也仍会有出光亮度不足或背光模块出光的色域覆盖率偏离正白光过远的问题因应而生。
有鉴于此,对于现今背光模块的创新上,如何研发出具有足够出光亮度的正白光并同时兼具广视角的背光模块,以改良上述所带来的缺陷,实乃相关产业与企业公司们眼下不容忽视的一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利用于发光组件中所设置的至少一白光光源、一蓝光光源以及一量子点薄膜令色域覆盖率可达90%。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仅需要一棱镜片即可使背光模块具有广角度出光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仅需要一棱镜片藉此减少面板的厚度。
为达上述的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包含一导光板、一发光组件以及一量子点薄膜,该导光板具有一入光侧与一出光侧,该发光组件包含至少一蓝光光源以及至少一白光光源,该量子点薄膜设于该导光板的该出光侧并于受激发后具有一第一发光波长以及一第二发光波长。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在于该白光光源与该蓝光光源232以反复形式作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在于更包含一反射片,对应设于该导光板上该出光侧的相对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在于更包含一增亮片,设于该棱镜片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在于其中该背光模块的色域覆盖率高于90%。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在于其中该背光模块不需设置两片以上的棱镜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背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发光光谱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8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植物生长灯
- 下一篇:一种带月牙型通风孔的LED照明工矿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