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清理式养猪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8808.1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0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峰;王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桃德康农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1/01 | 分类号: | A01K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41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理 养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清理式养猪圈,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养猪场对猪群进行喂食的时候,需要喂养员提着喂食桶对每一个猪格内的喂食,这样喂养效率较低,费时费。为提高喂养效率,减轻劳动力,目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养猪场或养猪圈。例如,公开号为CN2029188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方便喂食的养猪场,包括笼架,由笼架构成的笼格,设置在笼格一端的喂食槽,所述喂食槽的上方设置有挂杆。该技术方案是通过在喂食槽的上方设置有挂杆,可以在挂杆上挂上喂食桶,方便移动喂食桶,该技术方案虽然节省了移动的喂食桶的人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喂食过程中,挂在挂杆上的喂食桶不易倾倒猪食,猪食在倾倒的时会溅出喂料槽外,不但造成食料浪费,而且会对笼格造成污染而不便于清理。再次,现有的猪圈大都没有采取任何清理措施,对于圈内的粪便需要进行人工清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在清理时人工直接接触粪便及其不卫生,工作环境恶劣,对喂养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清理式养猪圈,该养猪圈通过设置清理机构对圈内分别进行自动清理,有效防保证卷内清洁卫生,同时减少人工清扫粪便的劳动强度,有利于改善喂养人员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自清理式养猪圈,包括地板、圈体、废液收集池及固态物收集池,所述圈体固定在地板上,所述地板内设置有粪便腔,所述粪便腔通过连接管与废液收集池连通,所述粪便腔内还安装有清理机构,所述清理机构将粪便腔与固态物收集池相连。
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输送带、电机、主动轴及被动轴,其中,主动轴安装在地板上,被动轴通过被动轴安装板安装在地板端部外侧,输送带套装在主动轴和被动轴上,电机安装在地板上,并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轴相连。
所述输送带为网状结构。
所述圈体上还通过铰接耳板铰接有圈门,其中圈门由若干横杆和竖杆交错连接成网状结构。
所述圈体内还设置有喂料槽,其中喂料槽一侧设置有燕尾凸台,喂料槽通过燕尾凸台与圈体内壁形成滑动配合连接。
所述喂料槽底部设置有滚轮,并在喂料槽一端设置有拉手。
所述圈门上还设置有锁扣。
所述所述地板上位于粪便腔上方设置有若干条形孔。
所述废液收集池顶部设置有进入口,并通过顶盖密封。
所述废液收集池侧面还设置有闸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猪圈的地板内设置清理机构,在喂养过程中,圈内的粪便等污物经过直接掉落到清理机构的输送带上,由于输送带上设置有若干小孔形成网状结构,可以对粪便进行过滤,废液从输送带的小孔流进粪便腔,再经过连接管流入废液收集池;而固态粪便等废物则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输送带输送到固态物收集池中,从而实现圈内粪便的固液分离。保证了猪圈的清洁卫生,给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圈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喂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清理机构与底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板,2-圈体,3-喂料槽,4-圈门,5-铰接耳板,6-废液收集池,7-连接管,8-输送带,9-固态物收集池,10-电机,11-传动带,12-主动轴,13-被动轴,14-被动轴安装板,15-粪便腔,16-条形孔,12-排粪腔,21-燕尾槽,31-燕尾凸台,32-拉手,33-滚轮,41-锁扣,42-横杆,43-竖杆,61-闸门,62-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桃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未经松桃德康农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8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