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便于携带的直流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7729.9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雷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雷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便于 携带 直流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于携带的直流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直流充电器也在不断更新,有台式直流充电器、座式直流充电器、车载直流充电器,但它们都是采用的交流电充电方式或USB接口方式,在充电时与外部电源连接。
随着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出现了一种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充电器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太阳能系列产品,拥有智能调节功能,可以调节不同的输出电压及电流。可以对不同的充电产品充电,调节电压从3.7-6V范围内,可以对MP3、MP4、PDA、数码相机、手机等产品充电。其上设有高亮度LED灯,可用于日常照明与紧急照明,而且体积小,容量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适用于出差、旅游、长途乘车船、野外作业等环境及学生的备用电源和紧急照明,具有安全保护、兼容性好,大容量、体积小、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充电器不便于携带,且充电器的数据线为一条固定长度的线,在携带时一般将其缠绕在充电器本体上,这样不仅占用较多空间,并且多次的弯折缠绕会影响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便于携带的直流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便于携带的直流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位于所述充电器壳体一侧的两个插头,该直流充电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充电器壳体一侧的具有弹性的螺旋型数据线,所述充电器壳体相对于插头的一侧设置有可折叠型的太阳能薄膜片,在所述太阳能薄膜片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盖板,并在太阳能盖板的两侧设置有扣带,在充电器壳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扣带相配的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盖板的大小与充电器壳体的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盖板和充电器壳体的截面均为矩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太阳能薄膜片的厚度为3mm-5mm。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需要使用充电器时,将太阳能盖板上的扣带与充电器壳体的卡扣分开,然后展开太阳能薄膜片,放在阳光底下就会进行充电,太阳能薄膜片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对手机或其它电子数码产品充电,在不需要充电时,将太阳能盖板和充电器壳体卡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的充电器便于携带;通过设置有螺旋型数据线,数据线的长度可以调整,防止来回弯折降低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一种新型便于携带的直流充电器,包括充电器壳体1、位于所述充电器壳体1一侧的两个插头2,该直流充电器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充电器壳体1一侧的具有弹性的螺旋型数据线3,所述充电器壳体1相对于插头2的一侧设置有可折叠型的太阳能薄膜片4,所述太阳能薄膜片4的厚度为3mm-5mm。在所述太阳能薄膜片4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盖板5,并在太阳能盖板5的两侧设置有扣带6,在充电器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扣带6相配的卡扣7。在需要使用充电器时,将太阳能盖板5上的扣带6与充电器壳体1的卡扣7分开,然后展开太阳能薄膜片4,放在阳光底下就会进行充电,太阳能薄膜片4可以将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对手机或其它电子数码产品充电,在不需要充电时,将太阳能盖板5和充电器壳体1卡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的充电器便于携带;通过设置有螺旋型数据线3,数据线3的长度可以调整,防止来回弯折降低数据线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盖板5的大小与充电器壳体1的大小相同,所述太阳能盖板5和充电器壳体1的截面均为矩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雷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雷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7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频率获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下机器人无线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