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97699.1 | 申请日: | 2015-09-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5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 发明(设计)人: | 翁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金合力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龚旻晏 |
| 地址: | 435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绕组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无刷电机基本为6P电,电机定子绕组采用星形接法,定子上配设九个嵌线槽内用以嵌接九个绕组线圈,嵌接在定子九个嵌线槽内的九个线圈,等距间隔的三个线圈串联接法构成一个相绕组,三个相绕组的三个线圈串联尾点相互连接,使三相绕组构成星行接;采用这种三个线圈串接构成一个相绕组的绕组线圈连接结构,实际运转中每一线圈都以相电流通过,不适合大电流电机,同时漆包线之间的焊接相对麻烦,焊接后的接头体积大,需要过大的内部空间,电机的总长度会增加,如用于洗地设备上的直流电机,一般用电瓶电压24VDC,电机的电流达到30A,,需要漆包线双线并绕,线规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相绕组由三个线圈并联构成的技术方案,以提高相绕组的电流通过承受能力,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定子绕组由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连接构成,定子上通过九个嵌线槽依次设置九个线圈,每一相绕组由等距间隔的三个线圈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相绕组由其所包含的三个线圈并联连接构成,同一相绕组内每一线圈的出线端、非出线端之间分别互相连线构成相绕组的出线端、非出线端,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之间通过非出线端互相连接构成星形连接结构。
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所包含的绕组线圈的非出线端分别引接到PCB接线板,PCB接线板包括PCB基板,PCB基板上设置圆形导通条,导通条上配合设置九个接线孔与九个绕组线圈的非出线端对应连接。
所述的一种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组线圈的非出线端与接线孔之间焊接固定。
上述的一种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构思新颖、结构合理,每一相绕组由三个线圈并联构成,每一线圈上通过的电流只有相电流的三分之一,使得在相同的条件下将相绕组可以承受的电流提高了三倍,特别适用于一些低电压、大电流串接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PCB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U相绕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线圈串联构成相绕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PCB基板、2-接线孔、3-导通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为一种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定子绕组由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连接构成,定子上通过九个嵌线槽依次设置九个线圈,每一相绕组由等距间隔的三个线圈并联连接,同一相相绕组内每一线圈的出线端、非出线端之间分别互相连线构成相绕组的出线端、非出线端,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之间通过非出线端互相连接构成星形连接结构。采用所述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每一相绕组存在三个并联支路,使得在相同的条件下将相绕组可以承受的电流提高了三倍,特别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串接电机,如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适用洗地设备上的直流电机,电瓶电压24VDC,电机的相电流达到30A,按普通接法的话需要漆包线双线并绕导致线规很大,但采用上述的一种无刷电机的定子绕组连接结构,单一线圈通过的电流只有10A,单线就可以满足,工艺焊接也非常方便。
上述实施例更多地适用于低电压、大电流串接电机,因此绕组线圈的所用导线的线径也会比较粗,为了将九个线圈的非出线端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本专利采用外置PCB接线板,该PCB接线板可以用螺丝固定安装在定子端部,PCB接线板包括PCB基板1,PCB基板1上设置圆形导通条3,导通条3上配合设置九个接线孔2,九个接线孔2之间通过导通条3相互连通,九个绕组线圈的非出线端对应连接到9个接线孔2,各绕组线圈的非出线端通过导通条3得到互相连通,实现了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绕组的非出线端互相连接,同时各线圈的非出线端与接线孔2之间采用焊接固定,工艺上及其方便且连接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金合力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金合力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7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吊扇电机的外壳安装机构
- 下一篇:一种确保电源不间断输出的交直流转换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