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侧通风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6064.X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湘宁;吕振广;李海涛;崔宇;高泸;张娜;赵建永;尹才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E06B7/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李富华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侧通风窗,是一种汽车用内装饰功能件,是一种用于关门时排气的设施。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的用品,甚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一些私家车,往往成为家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对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车舒适、安全。近年来,人们对车内的噪声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发动机技术和隔音技术的发展,车内的主要噪声源已经不再是发动机所发出的声音,而是车内的一些零件由于某种动作或随发动机微小的震动所产生的共振而发出的声响。这些声响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环境中十分恼人,由于连续不断,会让人感觉十分烦躁。
车内侧通风窗,是车外空气与车内交流的通道,也是车内冷热空调的出风设施。现有的侧通风窗多数使用格栅状的叶子板作为通风窗的开闭控制。当叶子板关闭时,叶子板与窗框之间是硬接触,因此,在关闭的瞬间会产生震动噪声,即便叶子板使用橡胶等柔性材料,也会产生、类似的震动噪声。而叶子板在关闭时,由于叶子板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有时还会随发动机的震动产生恼人的共振。究其原因,也是因为叶子板与窗框之间的硬接触引起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侧通风窗。所述的侧通气窗在叶子板和窗框上都使用植绒工艺,完全消除了产生噪声的根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侧通风窗,包括:通风窗的多块叶子板和与叶子板结合的窗框,所述叶子板和窗框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依次设置结合层、植绒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窗框表面全部设置植绒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窗框在与叶子板接触的部位设置植绒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窗框的基板与结合层之间还设有海绵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叶子板表面全部设置植绒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叶子板在与窗框接触的部位设置植绒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叶子板的基板与结合层之间还设有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侧通风窗的叶子板和窗框上设置植绒层的方式,使两者结合的部位柔性接触。两个植绒面相接触在一起,吸音效果强,能有效的大幅降低噪声。由于植绒层具有立体感强、手感柔和的优点,而且无毒无味,并具有保温防潮作用。植绒对基材的表面要求很低,多种材料均可植绒,植绒成本很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侧通风窗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侧通风窗示意图,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所述侧通风窗的结构示意图,是图2中B点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七所述带有海绵层的侧通风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汽车侧通风窗,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通风窗的多块叶子板2(图1中有两块叶子板)和与叶子板结合的窗框1,所述叶子板和窗框包括:基板101、203,所述基板上依次设置结合层102、202、植绒层103、201。
本实施例在叶子板和窗框上分别设置植绒层,两块原本坚硬的表面,形成十分柔软的结合部,在两者碰撞的时候,柔性的接触,消除撞击噪声,以达到吸音降噪的功能。
植绒的原理是利用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使绒毛带上负电荷,把需要植绒的物体放在零电位或接地条件下,绒毛受到异电位被植物体的吸引,呈垂直状加速飞升到需要植绒的物体表面上,由于被植物体涂有胶粘剂,绒毛就被垂直粘在被植物体上。
植绒特点:立体感强、颜色鲜艳、手感柔和、豪华高贵、华丽温馨、形象逼真、无毒无味、保温防潮、不脱绒,耐摩擦、平整无隙。各种产品基材的表面均可植绒,并且不受被植物体形状、大小的限制。如:纸、布、无纺布、人造革、塑料、玻璃、金属、橡胶、木板、海绵、石膏板、人造板、吸塑片、泡沫、陶瓷、树脂等等。
本实施例可以采用喷头式植绒的方式,具体工艺如下:
接上电源,通过植绒机产生的数万伏的高压静电,输出到喷头内,喷头中的绒毛带上负电荷,然后在需要植绒的位置表面喷涂上胶粘剂,移动喷头靠近需要植绒的表面,绒毛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从喷头中飞升到需要植绒的表面,呈垂直状植在涂有胶粘剂的表面。
如上所述,基板可以是各种材料,但汽车的侧通风道的窗框和叶子板一般使用坚固的工程塑料,如:PVC、PP、EPDM等。在植绒的位置要设置结合层,即涂抹胶粘剂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6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可见光驱动的光电降解有机污染物制氢的装置
- 下一篇:自动翻转围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