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增压式有机垃圾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5775.5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8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曾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中伟;梁承练;欧阳红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26;C10J3/66;C10J3/7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和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5 | 代理人: | 王培苓 |
地址: | 417500 湖南省娄底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增压 有机 垃圾 气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垃圾气化炉,具体涉及一种分段增压式有机垃圾气化炉。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常见的垃圾气化炉主要分为上吸式、下吸式和中导式三种,其原理都是从气化炉顶部加料,在炉体内部最下层添加少量木屑等生物质原料助燃,在炉体底部外面开口点火、供氧送风和除灰,通过氧化、还原、热解和干燥四个热化学反应过程产生可燃气体,通过排气口外接管道排出。三种方式的不同点是取气口不同,上吸式在炉体上部取气,下吸式在炉体下部取气,中导式在炉体中部取气,炉体只有圆柱型和方型两种。无论是圆柱型还是方型,其炉体内部上下结构都是一样的。气体产生后,直接上升至顶部,遇阻后回烟,在炉体内循环后再通过上部、中部或下部出气口排出。这样,炉内气体压力基本一致,所以不论在哪个部位取气,气化效果都较差,热解、氧化、还原反应,不彻底,不均匀,排出的气体存在碳粉尘过大,焦油含量过高,更有二恶英排放难以达标,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段增压式有机垃圾气化炉,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化效果不理想、垃圾有机物在炉内热解、氧化还原反应不彻底、气体质量不高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段增压式有机垃圾气化炉,包括依次组合连接的上炉体、下炉体、点火区、送风区和出灰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炉体为两个同轴心的圆柱体,上下炉体的高度相等,上炉体直径为下炉体直径的80-85%;上炉体的底端伸入下炉体顶端10-20厘米深,上炉体和下炉体相接的直径差别处用钢板密封焊接,用作取气槽,取气槽一端通过开口与取气管连接;点火区与送风区之间设有一配风板;上炉体顶部为投放垃圾的开口,开口上部设有一顶盖。
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炉体设有干燥区,下炉体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热解区、还原区和氧化区,所述氧化区做成圆锥形,增加相对集中的氧化面积,便于充分氧化。
进一步的:所述上炉体和下炉体内壁均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上述保温层为一层20毫米厚的耐火泥。
进一步的:所述上炉体顶部开口处设有一凹槽式的槽口,槽口内盛以水,槽口与顶盖配合密封,防止漏气。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为嵌入式顶盖,能自动合盖或升起。
进一步的:所述点火区和送风区整体形状为正方形,更有利于送风和点火。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炉体上下直径的改变,迫使炉体上部压力增大,加快回烟速度,提高气体浓度,有益于炉内有机物进一步热解气化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垃圾气化时,在上部返回烟气压力和下部上升烟气的双重作用下,出气速度加快,进一步改善了气体质量,促进气体燃烧,减少二次污染,更进一步提高垃圾气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炉体,2-下炉体,3-点火区,4-送风区,5-出灰口,6-取气槽,7-取气管,8-配风板,9-顶盖,10-干燥区,11-热解区,12-还原区,13-氧化区,1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分段增压式有机垃圾气化炉,包括依次组合连接的上炉体1、下炉体1、点火区3、送风区4和出灰口5,上下炉体为两个同轴心的圆柱体。炉体总高度为4000毫米,下炉体2的高度为2000毫米,直径为1500毫米,上炉体1的高度同样为2000毫米,直径减少至下炉体2直径的80%,即上炉体1直径为1200毫米。上炉体1的底端稍伸入下炉体2顶端,约20厘米深,用与炉体相同材料的钢板以一定斜度焊接上下两炉体为一整体。上炉体1和下炉体2相接的直径差别处用钢板密封焊接,用作取气槽6,取气槽6一端开有一个直径为50毫米的口子,连接取气管7,取气管7可再外接燃烧机或净化器;点火区3与送风区4之间设有一配风板8;上炉体1顶部为投放垃圾的开口,开口上部设有一顶盖9。
所述上炉体1设有干燥区10,下炉体2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热解区11、还原区12和氧化区13,所述氧化区13做成圆锥形,增加相对集中的氧化面积,便于充分氧化。
所述上炉体1和下炉体2内壁均涂有一层20毫米厚的耐火泥作为保温层14。
所述上炉体1顶部开口处设有一凹槽式的槽口(图中未示),槽口内盛以水,槽口与顶盖9配合密封,防止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中伟;梁承练;欧阳红,未经曾中伟;梁承练;欧阳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5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生物质颗粒成型的除铁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载车电动助力变速轮毂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