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浸式潜水电泵的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4983.3 | 申请日: | 2015-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福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4D13/08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5 | 代理人: | 潘浙军 |
地址: | 317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浸式 潜水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浸式潜水电泵,具体为一种油浸式潜水电泵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油浸式潜水电泵是一种泵机合一的潜水排灌设备,其在电机内部设有电机腔及机械密封腔,使机械密封和轴承在工作中有良好的润滑条件,同时电机腔内润滑油确保了电动机内部热量能够迅速传导出来,冷却效果好,可使电动机的温升大幅度下降,增加了电泵的抗过载能力。
由于潜水电泵的电机腔内充满了机械润滑油,且工作时整个完全潜入水下,故电机内部电源引出线与外部电源电缆线的对接密封、电泵自身防漏密封就显得特别重要,一旦密封不好,就会发生电泵漏油、电机进水,造成重大损失。
就具体泄漏风险而言,其一:电缆线存在内漏,即橡胶绝缘层内的线芯与线芯间的间隙泄露以及线芯内铜丝与铜丝之间的间隙泄露。在电泵工作时电机会产生热量,使电机内温度升高,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电机内润滑油会不断渗入电缆线内部,如若此时电机内电缆线与外部电源电缆线的对接密封不好,会造成电机腔润滑油经线芯外漏,从而造成电机漏油;其二:实际使用过程中,有部分用户自己加接电缆线,倘若其接头处密封包裹处理不好,接头处一旦渗水,水就会从破口处进入电缆线内,沿着电缆线芯的空隙流到电机内,造成电机烧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油浸式潜水电泵的密封结构,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密封性能好、运行安全可靠的密封结构。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
一种油浸式潜水电泵的密封结构,包括泵体和与泵体密封连接的接线盒盖,接线盒盖内与泵体之间形成一密封腔,密封腔与泵体内腔之间设有内接电缆线,密封腔与外界之间设有外接电缆线;所述内接外接电缆线均由包裹在外面的橡胶绝缘层和位于内部的若干线芯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电缆线和外接电缆线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的内部线芯中部截断并通过一实体的接线柱连接,接线柱两端均设有与线芯进出端相连接的内凹接口。
进一步的,上述接线柱和线芯进出端外侧密封紧配合包裹有密封绝缘层。
进一步的,上线芯进出端的通过冲压与接线柱的内凹接口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上述外接电缆线的橡胶绝缘层在中部设置有仅可由线芯通过的橡胶密封件。
进一步的,上述橡胶密封件的上下侧设置成斜面结构。
进一步的,上述电缆线在橡胶密封件的上方设置有垫片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可与接线盒盖上的进线口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接线柱实现电缆线中线芯的导线通电,同时因接线柱的中间为实心结构,其外表面和线芯的进出端外面均包裹由密封绝缘层,该结构设置可从根本上杜绝线芯内铜丝与铜丝之间的间隙泄露,既能防止电机腔内润滑油经线芯流出,又能阻止电泵外部水经线芯进入电泵内腔。
此外,外接电缆线上设置的橡胶密封件,其在锁紧螺母及垫片的挤压下变形而实现其与线芯和接线口之间高度贴合,达到密封的效果,形成对外接电缆线中线芯间及进线口之间间隙的密封,可从根本上杜绝橡胶绝缘层内线芯与线芯间的间隙泄露,阻断外部水经电缆线进入电泵内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密封装置在油浸式潜水电泵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外接电缆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油浸式潜水电泵的密封结构,包括泵体1和与泵体1密封连接的接线盒盖2,接线盒盖2内与泵体1之间形成一密封腔21,密封腔21与泵体1内腔之间设有内接电缆线3,密封腔21与外界之间设有外接电缆线4。所述内接外接电缆线3、4均由包裹在外面的橡胶绝缘层41和位于内部的若干线芯42构成。
所述内接电缆线3和外接电缆线4两者中至少有一个的内部线芯42中部截断并通过一实体的接线柱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两电缆线中的线芯42中均设置有接线柱5,接线柱5两端均设有与线芯42进出端相连接的内凹接口51。在实际加工中,线芯42进出端通过冲压与接线柱5的内凹接口51连接在一起。并出于密封性的考虑,所述接线柱5和线芯42进出端外侧密封紧配合包裹有密封绝缘层6。
以上实体接线柱5结构一方面实现电缆线中线芯42的导线通电,同时因接线柱5的中间为实心结构,其外表面和线芯42的进出端外面均包裹由密封绝缘层6,该可从根本上杜绝线芯42内铜丝与铜丝之间的间隙泄露,既能防止电机腔内润滑油经线芯42流出,又能阻止电泵外部水经线芯42进入电泵内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福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大福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4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