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度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4790.8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7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孙阿英;孟丛丛;唐晓玲;马国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细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细度是涂料和胶粘剂必须控制的一项指标,它对外观、附着力、施工等方面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有效的控制细度,可达到良好的外观、机械性能和施工效果,因此对于细度的测试非常重要。对于细度的测试一般采用刮板细度计进行,但由于刮板细度计本身是钢块,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所以测出的结果会存在较大偏差,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操作者难以读出结果,导致测试的失败,从而带来一定的重复性劳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细度测试装置,解决现有细度测试装置易受环境温度影响,造成测试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度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刮刀;刮板,所述刮板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涂抹测试物的楔形槽;所述刮板的一端设置有一用于放置所述刮刀的凹槽;所述刮板的另一端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来通循环水的出水口和入水口,在所述刮板内设置有循环水道,所述循环水道的一端接所述出水口,所述循环水道的另一端接所述入水口。
可选地,所述楔形槽为两条。
可选地,所述刮刀带有刮刀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内部通循环恒温水使得测试时装置及配件的温度和标准要求的温度始终保持一致,消除了温度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能延长观察结果的时间,而且能一次获得两个测试结果,便于对比,有效减小测试结果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细度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刮板,2:楔形槽,3:凹槽,4:刮刀套,5:刮刀,6:进水管,
7: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细度测试装置,该细度测试装置包括:
带有刮刀套4的刮刀5,该刮刀5用来在测试过程中对被测式样进行刮涂,而且刮刀5的两面均可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刮刀套4可以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操作者被刮刀5割伤。刮板1,在刮板1的表面设置有用于涂抹测试物的楔形槽2;而且本实用新型中的楔形槽2有两条,这样一来通过一次测试就可以获得两个测试结果,通过对比,可以进一步减小测试结果的偏差。
而且刮板1的一端还设置有一用于放置于所述刮刀5的凹槽3;通过在测试前将刮刀5放进凹槽3中可以使得刮刀5的温度和刮板1的温度保持一致,减小温度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刮板1的另一端沿两侧分别设置有用来通循环水的出水口7和入水口6,在刮板1内设置有循环水道,循环水道的一端接出水口7,循环水道的另一端接所述入水口6。通过循环水道,入水口6以及出水口7可以将本细度测试装置与循环恒温水相通使得本装置的温度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可以一直保持在恒定温度。
在测试时,首先将进水管6和出水管7分别连接到恒温水浴上,并通循环水;待装置温度恒定后将刮刀5放置到刮刀套4中,然后将刮刀5插入凹槽3中恒温5分钟;从而使得刮刀5的温度与刮板1的温度保持一致。用无纺布清洁刮板1及楔形槽2,然后将适量的试样滴加于刮板1上的楔形槽2的较深处;用无纺布清洁刮刀5的刀锋,手持刮刀5使刮刀5的刀锋垂直于刮板1及楔形槽2,通过刮刀5匀速向操作者方向刮涂式样;然后迅速观察刮涂出的结果,并记录;测试完毕后用无纺布对刮刀5及刮板1进行清洁,完成整个测试过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装置内部通循环恒温水使得测试时装置及配件的温度和标准要求的温度始终保持一致,消除了温度变化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同时能延长观察结果的时间,而且能一次获得两个测试结果,便于对比,有效减少测量结果的偏差。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4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凝集试验快速检测卡片
- 下一篇:微波在线消解装置以及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