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纤双尾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4530.0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5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6 | 分类号: | G02B6/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双尾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可调整光纤连接角度的一种光纤双尾管。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发展,光纤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相较于一般铜制缆线,光纤缆线因不够坚韧而容易因为施工弯折而断裂;因此,光电厂商发展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如图1所示,是现有的一种光纤电缆连接器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纤连接器1’包括容置体11’以及连接于该容置体11’的两个光纤套筒(12’、13’);其中,两条光纤缆线(14’、15’)穿入容置体11’中,使得光纤缆线(14’、15’)沿着设置在容置体11’内部的导引通道(14a’、15a’)而分别与光纤套筒(12’、13’)达成连接。
上述的现有光纤连接器1’目前已被广泛地使用,然而,现有的光纤连接器1’仍然具有以下的缺陷:
(1)即使现有的光纤连接器1’能够连接光纤缆线(14’、15’)与两个光纤套筒(12’、13’),然而,如图1所示,光纤缆线(14’、15’)是以彼此相互紧邻的方式而穿入到容置体11’中;可想而知,在光纤缆线(14’、15’)被安装至容置体11’的过程中,其中的一条光纤缆线14’会因为受到另一条光纤缆线15’的挤压而断裂。
(2)此外,对于现有的光纤连接器1’而言,光纤缆线(14’、15’)仅能通过容置体11’内部固定的导引通道(14a’、15a’)而被连接至两个光纤套筒(12’、13’),进而通过光纤套筒(12’、13’)与外部的光纤设备达成连接;因此,由于所述的导引通道(14a’、15a’)以及光纤套筒(12’、13’)都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光纤连接器1’仅能够以固定的角度或方位连接至外部的光纤设备;这样的连接方式显然不够弹性,无法满足实务中的光纤(缆线)设备的安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双尾管,其主要由相互枢接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以及可以旋转特定角度的第一尾管与第二尾管所组成的光纤双尾管。因此,当两条光纤分别穿入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后,光纤便可通过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分别连接至第一尾管与第二尾管。如此设置,用户(工程人员)便能够通过枢动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方式调整光纤双尾管与外部光纤设备的连接角度;或者,用户(工程人员)也能够通过转动第一尾管与第二尾管的方式调整光纤的连接角度,以防止光纤断裂。
因此,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光纤双尾管,用以连接多条光纤,具体包括:
第一本体,包括:
至少一个枢接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
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以及
第一连接孔,相对于所述第一通孔而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第一本体内互连;
第一尾管,用以嵌入所述第一通孔的中;
第二本体,包括:
至少一个枢接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并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枢接端;
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一端;以及
第二连接孔,相对于所述第二通孔而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在所述第二本体内互连;
第二尾管,用以嵌入所述第二通孔的中;
其中,通过穿入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能使一条光纤沿着所述第一本体穿入并暂时固定在所述第一尾管中;同时,通过穿入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第二通孔,能使另一条光纤沿着所述第二本体穿入并暂时固定在所述第二尾管中;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本体的所述枢接端与所述第二本体的所述枢接轴的辅助,当施力在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上之后,能使得所述第一本体或所述第二本体以所述枢接轴为轴旋转一个第一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光纤电缆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纤双尾管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光纤双尾管的分解图;
图4是使用光纤双尾管进行轴心旋转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使用光纤双尾管分别进行两个尾管旋转一定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光纤双尾管
2光纤
11第一本体
12第一尾管
13第二本体
14第二尾管
111枢接端
112第一通孔
113第一滑槽
112a第一连接孔
112b第一连接管
121连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科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4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