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屏显示的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4276.4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93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鼎为通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导致手机的整体面积也相应增大,给消费者的携带带来了不便。为了使手机便于携带,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研发柔性屏幕技术,希望借助柔性屏幕的弯曲折叠性能来手解决手机面积过大的问题。但是,现有的柔性屏幕技术都还不够成熟,而且具有成本高昂、使用寿命低的缺陷,还不具备在市场全面推广的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屏显示的手机,其能够在不影响手机的便携性的前提下增加手机屏幕的面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屏显示的手机,包括主机身部和从机身部;
主机身部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一中央处理器、存储器、摄像头、能够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分割处理的图像处理芯片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该第一显示屏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中央处理器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和第二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存储器的控制输入端和摄像头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存储器的输出端和摄像头的输出端分别与图像处理芯片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图像处理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图像处理芯片双向电连接;
从机身部包括第二显示屏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显示屏的屏宽与第一显示屏的屏宽相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并与第二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从机身部与主机身部以可相对转动地方式相互连接,从机身部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从机身部处于关闭位置时,该从机身部覆盖在主机身部上,在从机身部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二显示屏与第一显示屏位于同一平面,并紧靠该第一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手机机身可以折叠。在从机身部处于关闭位置时,从机身部与主机身部重叠在一起,手机的大小仅为未折叠前手机大小的一半,方便了携带;而当从机身部处于打开位置时,从机身部的第二显示屏与主机身部的第一显示屏拼接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显示屏;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影响手机的便携性的前提下增加了手机屏幕的面积,提升了用户体验。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采用普通的屏幕就可以实现,实施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屏显示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从机身部处于打开位置。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屏显示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从机身部在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过渡。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机身部的原理方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从机身部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手机包括主机身部1和从机身部2。
主机身部1包括第一显示屏11、第一中央处理器12、存储器13、摄像头14、能够对接收的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分割处理的图像处理芯片15以及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6。第一显示屏11为触摸显示屏,该第一显示屏11的输出端与第一中央处理器12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中央处理器12的第一控制输出端和第二控制输出端分别与存储器13的控制输入端和摄像头14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存储器13的输出端和摄像头14的输出端分别与图像处理芯片15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电连接,图像处理芯片15的输出端与第一显示屏11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6与图像处理芯片15双向电连接。从机身部2包括第二显示屏21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6。第二显示屏21的屏宽与第一显示屏11的屏宽相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26以无线传输的方式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16进行通信,并与第二显示屏26的输入端电连接。
从机身部2与主机身部1以可相对转动地方式相互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枢轴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从机身部2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从机身部2处于关闭位置时,该从机身部2覆盖在主机身部1上,在从机身部2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二显示屏21与第一显示屏11位于同一平面,并紧靠该第一显示屏11。优选地,第一显示屏11和第二显示屏21在彼此相对的一侧没有边框(即图1中第一显示屏11的上侧和第二显示屏21的下侧),这样,在第二显示屏21与第一显示屏11位于同一平面时,二者的间隙极小,从而不会影响用户的观看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鼎为通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鼎为通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4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