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风道快速对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940.3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2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民;张正红;曾岳飞;王强;刘滔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0 | 分类号: | F16L3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娟 |
地址: | 414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感应 加热 装置 风道 快速 对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风道快速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风道在整个系统中起对感应器冷却的作用,在使用中要求快速对接,不能采用人工对接的形式,因此,要找到一种自动的、快速的连接装置。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使用中需通风冷却,因此通风的风道是必不可少的;在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使用时要工业化运行,因此要快速、自动对接;在使用中对接装置要具有可伸缩性,要压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风道快速对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风道快速对接装置,包括安装在风机上的固定端和能朝所述固定端移动的移动端;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通过各自的对接板对接。
所述固定端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外壁与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两端各通过一根连接杆与第一对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对接板靠近所述第一圆筒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圆筒形状大小匹配的第一导向板;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弹簧。
所述移动端包括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外壁与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筒一端通过第二导向板与第二对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两端分别设有一根能朝所述第二对接板移动的调节杆;当所述第一对接板与所述第二对接板对接时,所述第二对接板通过所述第一对接板压缩所述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对接装置,对接方便,不耗费安装时的额外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固定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移动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包括安装在风机上的固定端和能朝所述固定端移动的移动端;所述固定端和所述移动端通过各自的对接板对接。
如图1所示,固定端包括第一圆筒1;所述第一圆筒1外壁与第一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两端各通过一根连接杆3与第一对接板5连接;所述第一对接板5靠近所述第一圆筒1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圆筒1形状大小匹配的第一导向板6;所述连接杆3上安装有弹簧4。
如图2所示,移动端包括第二圆筒7;所述第二圆筒7外壁与第二支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圆筒7一端通过第二导向板9与第二对接板10连接;所述第二支架12两端分别设有一根能朝所述第二对接板10移动的调节杆8;当所述第一对接板5与所述第二对接板10对接时,所述第二对接板10通过所述第一对接板5压缩所述弹簧4。
本实施例中,连接杆3、调节杆8均为螺杆。
移动端通过圆筒固定在移动装置上,随移动装置移动。固定端的圆筒固定在风机上,当移动端移动至固定端处时通过对接板对接,将两对接面压紧。
固定端上有弹簧,弹簧具有伸缩功能,当移动端移动至固定端处时通过对接板对接,此时固定端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两对接面压紧。
移动端上有调节杆及支撑杆,当需要调节距离时,通过调节杆调节距离,然后固定支撑杆上的螺母。
导向板具有导向功能,在对接时移动端通过导向板与固定端的对接板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9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