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键式控制的无辐射电暖被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737.6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0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望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莱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02 | 分类号: | A47G9/02;H05B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键式 控制 辐射 电暖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被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一键式控制的无辐射电暖被。
背景技术
电暖被又名电热毯、电褥,是一种接触式电暖器具,它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被体里,通电时即发出热量。主要用于人们睡眠时提高被窝里的温度来达到取暖目的。还可用于被褥的去潮除湿。它耗电量少、温度可调节、使用方便、使用广泛,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然而,目前电暖被采用多线布置的方式进行加热和感温,需要发热线回绕形成回路,因而布线复杂,成本也高,并且容易产生辐射,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此外,目前市场上的电暖被大多采用推动式机械开关进行控制,容易损坏,且无直观显示,以及,大部分电暖被用的控制器均采用温度开关或温度保险丝作为安全保障控制,但在实际使用中,该类产品无法做到对产品进行局部过热的探测,当发生小面积过热(如局部折叠,局部不散热覆盖等)时会造成该局部产品损坏,甚至造成局部折断以及着火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一键式控制的无辐射电暖被,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暖被布线复杂、成本高并、容易产生辐射并且不能进行局部过热探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一键式控制的无辐射电暖被,包括有被体、屏蔽层、发热线以及控制器;
该被体上设置有防呆插座,该屏蔽层设置于被体内,被体包裹住屏蔽层的外侧面,该发热线设置于屏蔽层内,屏蔽层包裹住发热线,且发热线迂回布置在屏蔽层内,发热线包括有内隔离层、内芯线、外芯线和外皮层,该内隔离层为NTC热敏电阻材料,该内芯线设置于内隔离层内,内芯线呈螺旋状缠绕延伸,该外芯线位于内隔离层外并呈螺旋状缠绕延伸,外芯线与内芯线呈交叉绞合状态,且外芯线的一端与内芯线的一端电连接,外芯线的另一端和内芯线的另一端均与防呆插座电连接,该外皮层包裹住内隔离层、内芯线和外芯线;
该控制器包括有外壳,该外壳内设置有主控制模块、输入检测模块、高中低档位显示模块、发热检测模块、输出控制模块以及按键,该输入检测模块、高中低档位显示模块、发热检测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均与主控制模块连接,该按键与输入检测模块连接,按键外露于外壳,该发热检测模块和输出控制模块连接一延长线,该延长线的尾端设置有防呆插头,该防呆插头与前述防呆插座配合对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被体为聚酯纤维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呆插座上设置有用于与防呆插头配合卡扣的扣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两侧缘具有手持凹位,手持凹位上开设有多个连通外壳内部的散热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中低档位显示模块为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内芯线的一端和外芯线的一端连接,并配合外芯线与内芯线呈交叉绞合状态,在使用时,可以抵消磁场,有效减少辐射的产生,同时利用屏蔽层阻挡辐射向外传出,使得用户的使用更安心,并且,本产品内的发热线可单线布置,布线简单,无需回绕形成回路,避免产生辐射和局部过热的现象,产品更智能更安全,成本也更低,同时通过配合利用各个模块,实现了对发热线进行一键式智能控制,用户对电子开关进行设置后,随时监测发热通路中温度变化,能及时检测到过热、局部发热等状态,并及时通过主控制模块控制调整输出,以实现用户最安全最舒适的使用,本产品不易损害,可直观显示,安全性好。本产品可围腰、围腹、围腿、围颈等,对腰腹、关节、颈部、背部等部位的不适起到缓解和调节作用,更适宜于孕妇、儿童或其他身体虚弱的用户使用。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发热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控制器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电路结构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被体20、屏蔽层
30、发热线31、内隔离层
32、内芯线33、外芯线
34、外皮层40、控制器
41、外壳42、主控制模块
43、输入检测模块44、高中低档位显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莱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莱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