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增压空气制水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436.3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夏文庆;王虹;夏思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文庆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E03B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空气 制水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空气制水机系统,属大气水循环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动下,水在水圈内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停的运动着,构成全球范围的海陆间循环(大循环),并把各种水体连接起来,使得各种水体能够长期存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交换是这个循环的主线,意义最重大。在太阳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到大气中形成水汽,水汽随大气环流运动,一部分进入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转化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动态循环。这部分水容易被人类社会所利用,具有经济价值,即水资源。
水循环系统是多环节的庞大动态系统,自然界中的水是通过多种路线实现其循环和相变的。
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由于水的循环中大、小循环的不均匀性与随机性,对人类社会而言,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地球很多地方积涝成灾。但更多的地方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
利用人工方法干预大气水的循环相变,尤其是小环境范围的微气候水相变控制,从而空气中取水,为人类服务,是一直受人关注的科学技术之一。
人工方法改变空气中水的成分,即空气制水,一般通过蒸发循环制冷技术将空气温度降到当前状态的露点之下,结露取水,模拟自然气候运作过程。该技术比较成熟,且已形成产品以供使用。鉴于其较低的制水效率,耗能极高,除少数场合外,很难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压空气制水机系统,通过增压制水,能量回收,可大幅度降低制水能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压空气制水机系统,包括压缩机、节能器、一级换热器、二级换热器、冷凝器、水分离器、膨胀机、驱动机,其中,压缩机的输入端为进气端,输出端与节能器的热边、一级换热器的热边、二级换热器的热边、冷凝器、水分离器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水分离器的输出端与节能器的冷边、膨胀机、冷凝器、二级换热器的冷边依次连接,构成循环通路;驱动机分别连接压缩机、膨胀机,用于驱动压缩机、膨胀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压缩机、驱动机、膨胀机为共轴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还包括风机,用于驱动冷却空气进入一级换热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驱动机为电机、风力机或内燃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压缩机为容积式压缩机或速度型压缩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膨胀机为容积式膨胀机或透平膨胀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现有技术通过未经压缩的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来制水,由于需要同时降低空气与水蒸气温度至露点以下,需要很大的制冷量,即需要输入较大的制冷功率,且无法回收膨胀功;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缩机提高了压力,大幅度提高了空气的露点温度,使得在高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即可相变制水,同时回收了大部分压缩功,作为开式空气循环的系统,无需制冷剂,制水效率大幅度提升,克服了上述缺点,结构简单而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气;2-压缩机;3-一级换热器;4-风机;5-冷却空气;6-排气;7-二级换热器;8-水分离器;9-供水;10-冷凝器;11-膨胀机;12-驱动机;13-节能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文庆,未经夏文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4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