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处理低势绿地地形高低差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3359.1 | 申请日: | 2015-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7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茜;杨志龙;何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农尚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43005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处理 绿地 地形 高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市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在园林、市政景观绿化施工中,特别是在低势绿地中高低地形的处理及大树种植中,用于处理低势绿地地形高低差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园林建设在我国的长足发展,海绵城市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低势绿地的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低势绿地不仅能起到雨水收集的作用,还有补充地下水、调节径流和滞洪以及削减径流污染物的作用,其内部植物多以本土草本为主,但为了丰富植物配置,增加层次感,也会种植部分乔灌木,但有很多乔灌木不适宜这种低势绿地生长,就需在其中进行地形处理。但在常规的堆坡、孤岛设计中,高低差的地形处理是个难题,要么坡线太长减少了低势绿地的面积,影响了蓄水的效果;要么传统砖、砼挡土墙太生硬,影响了景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处理低势绿地地形高低差的装置,解决低势绿地乔灌木栽植困难的问题,起到美化环境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处理低势绿地地形高低差的装置,包括由麻绳固定成整体的木桩,所述木桩的桩底置入土层中作为高低地形间的支撑主体,在木桩靠高地形的一侧铺设有至少一层无纺布,在木桩露出土层外的部分覆盖有一道人造草皮。
所述木桩是利用园林施工现场的死亡苗木或苗木部分修剪掉的枝杆作为高低地形间的支撑主体,木桩1的直径为3-5cm,长度为50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园林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建筑材料,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还能到达美化环境的目的,同时解决了低势绿地乔灌木栽植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施工后的示意图。
图中:1-木桩;2-麻绳;3-无纺布;4-人造草皮;5-土层;6-草本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处理低势绿地地形高低差的装置,包括由麻绳2固定成整体的木桩1,所述木桩1的桩底置入土层5中作为高低地形间的支撑主体,在木桩1靠高地形的一侧铺设有至少一层无纺布3,在施工时,可铺设两至三层无纺布3,并在铺设完无纺布后再做土方回填,避免土壤因雨水冲刷至低洼处;必要时还可在木桩1露出土层5外的部分覆盖上一道人造草皮4,人造草皮4可使整体效果更美观,当然也可以不另外覆盖人造草皮4,同样能实现功能性要求,而且会感觉更粗犷自然,在地形低的土层5上种植有草本植物6。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木桩1是利用园林施工现场的死亡苗木或苗木部分修剪掉的枝杆(即园林废弃物)作为高低地形间的支撑主体,木桩1的直径为3-5cm,长度为50c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园林废弃物进行二次利用,不仅可以节约建筑材料,起到废物利用的作用,还能到达美化环境的目的,同时解决了低势绿地乔灌木栽植困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农尚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农尚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式太阳伞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时钟信号扩展单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