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Kinect传感器的固定支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93072.9 | 申请日: | 2015-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6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红;俞大海;岳明;单玉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高斯通信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10 | 分类号: | F16M11/10;F16M1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kinect 传感器 固定 支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外设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用于Kinect传感器的固定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Kinect是微软在2009年6月2日的E3大展上,正式公布的XBOX360体感周边外设。Kinect彻底颠覆了游戏的单一操作,使人机互动的理念更加彻底的展现出来。
Kinect是一种3D体感摄影机(开发代号“ProjectNatal”),同时它导入了即时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社群互动等功能,玩家可以通过这项技术在游戏中开车、与其他玩家互动、通过互联网与其他Xbox玩家分享图片和信息等。
由于Kinect的价格便宜,功能强大,所以很多虚拟现实公司、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乃至政府等公共部门都把Kinect作为重要的体感项目工具使用。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Kinect就是一种基本的计算机外设,它的组成结构下部设置有底座,可以调整俯仰角,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底座的安置,出于人们的使用习惯,Kinect往往和显示屏放在一起,但这样容易影响显示效果,且设备处于活动的状态容易因碰撞掉落产生穗槐;
2、摆放角度,有的时候Kinect需要调整摆放角度,即不是水平放置,而现有的Kinect底座不支持这一功能。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用于Kinect的支架。
例如,中国专利,一种用于微软Kinect游戏机的防晃动平衡支架(申请号:201320807282.7),所述支架由一个底座以及两个平台组成,两个平台卡合在底座上。底座包括一个“U”形状底板,安装在底板内侧的两个平衡板,底板上对称设置1对矩形凸台。底板两个交叉顶角处均截除一个底面为直角梯形的柱体。平台是侧面为直角梯形的一个柱体,底部设置两个与底座凸台相对应的凹槽;这一技术方案可以较好地固定Kinect底座,但不能解决上述摆放角度的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一种智能医疗监控系统(申请号:201420824762.9),包括Kienct传感器、传感器支架、随动器,Kienct传感器与随动器固定连接,随动器与传感器支架螺纹连接,随动器可以相对传感器支架在水平方向上旋转,传感器支架包括固定座和三脚架,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三脚架上方,这一技术方案可以固定Kinect,也可以支持Kinect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多角度工作,但其结构专用性较强,不适用于普通用户使用,也未能解决摆放角度的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三维扫描器(申请号:201420337130.X),包括:截面为“目”型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底板面上固定设置有上下步进电机,所述的壳体的中间第一板面上设置有丝杆螺母,所述上下步进电机上顶有一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所述丝杆螺母;所述壳体的上方通过Kinect支架固定连接Kinect传感器,所述丝杆的上端顶在所述Kinect支架的底部;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导轨滑台和导轨螺母;这一技术方案适用于Kinect,可以较好地固定设备,但同样未能解决摆放角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和公开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Kinect传感器的固定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Kinect传感器的固定支架结构,包括Kinect传感器和支架,所述的Kinect传感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支架安装在显示器的箱体上,所述的支架包括旋转架和固定底座,Kinect传感器设置在旋转架上,固定底座设置在显示器的箱体上,旋转架通过旋转螺钉和固定底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可以选择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固定底座包括固定块、调节板和夹紧块,固定块和夹紧块分别固定在调节板的两端,夹紧块上设置有夹紧螺钉和夹紧螺母。
所述的旋转架上设置有固定卡扣,固定卡扣和Kinect传感器相配合。
所述的调节板的大小和显示器的箱体相对应。
所述的固定块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螺孔,旋转螺钉穿过旋转架且和旋转螺孔相配合。
所述的旋转架和固定底座之间的夹角为0°-45°。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高斯通信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高斯通信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30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配料、混料、包装一体机
- 下一篇:碟翼飞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