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调整式平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2847.0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梁稚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稚子 |
主分类号: | B62K25/02 | 分类号: | B62K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71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调 整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悬挂装置部件,特别涉及可对刚性安装在轮叉上的车轴进行调整的平叉。
背景技术
平叉是摩托类机动车重要部件,属悬挂装置。平叉包括两腿管,将两腿管固定连接的端部轴管;现有技术的两腿管上设置后轮轴孔,用于安装后轮;平叉和后轮一起将车架支撑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平叉及车轮的刚度较大,理论上近似的作为刚性处理,因此,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同轴度对车辆正常行驶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安装时如果不能保证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的同轴度会使车轮轴承偏摩,制动器刹车片也会形成偏摩摩擦副,恶化车辆的运行状况,造成能源和动力的浪费,并提高车辆的检修成本。特别是对自适应自动变速器的机动车,自适应换挡需要比较精确的力矩传输,如果轮轴安装偏斜,制动器刹车片或其他摩擦副在车辆运行时会产生附加力矩,就不能保证力矩精确传输,影响自适应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动作,也就会影响车辆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平叉进行改进,能够自动根据后轮轴孔的情况自动调整同轴度,从而避免偏摩,节约能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实时自动调整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的同轴度,可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同轴度,避免偏摩,延长各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整式平叉,能够自动根据后轮轴孔的情况自动调整同轴度,从而避免偏摩,节约能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实时自动调整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的同轴度,可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同轴度,避免偏摩,延长各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自调整式平叉,包括头管、左腿管、右腿管和轮轴座,右腿管端部设置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外套于轮轴座;
所述轮轴座外圆设有梯形环槽,所述安装套内圆设有与梯形环槽相适形配合的梯形环凸;或者,所述轮轴座外圆设有梯形环凸,所述安装套内圆设有与梯形环槽相适形配合的梯形环槽。
进一步,所述梯形环槽的横截面上侧壁为弧形,所述梯形环凸的横截面上侧壁为与梯形环槽的侧壁相适应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梯形环槽的横截面上侧壁为外凸的弧形,所述梯形环凸的横截面上侧壁为与梯形环槽的侧壁相适应的内凹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轮轴座外圆设有梯形环槽,且所述轮轴座为组合结构,包括轮轴座本体和与轮轴座本体共同形成梯形环槽的端盖,所述端盖与轮轴座本体可拆卸式连接且形成梯形环槽的一侧壁;
进一步,所述端盖以轴向位置可调的方式安装于轮轴座本体;
进一步,所述端盖形成外套于轮轴座本体的端盖内套;
进一步,所述端盖螺纹配合设有螺杆并通过该螺杆安装于轮轴座本体;
进一步,所述轮轴座外圆设有梯形环槽,所述梯形环凸的横截面上侧壁为外凸的弧形;
进一步,所述梯形环槽的横截面上侧壁为与梯形环凸侧壁相适形的内凹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调整式平叉,采用安装套外套于轮轴座的结构,并通过梯形环槽和梯形环凸的结构相互配合,在轴孔发生同轴度偏差时,轴孔会在外部扭矩(轴孔不同轴产生的)作用下自适应调整同轴度,使自身同轴度以及制动器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同轴度安装时以及使用时自调整,能保证机构的长周期正常运行,节约能源和动力,延长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寿命,且能够在安装时自动调整两腿管上的后轮轴孔的同轴度,尽量在安装过程中保证各摩擦副的同轴度,避免偏摩,延长各摩擦副部件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自调整式平叉,包括头管、左腿管6、右腿管7和轮轴座,右腿管7端部设置安装套1,所述安装套1外套于轮轴座;
所述轮轴座外圆设有梯形环槽3,所述安装套1内圆设有与梯形环槽3相适形配合的梯形环凸9;当然,也可以采用所述轮轴座外圆设有梯形环凸的结构,此时所述安装套内圆设有与梯形环槽相适形配合的梯形环槽,同样能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梯形环槽指的是开口横向尺寸大于底部横向尺寸的槽形,而梯形环凸则是顶部横向尺寸小于底部横向尺寸的环形凸起,配合后在外力扭矩作用下具有一定的相对移动,用于自动调整同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稚子,未经梁稚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2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