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硝催化剂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1836.0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2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明;李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中鼎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35/06 | 分类号: | B01J35/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付继德 |
地址: | 4303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剂 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催化剂纤维。
背景技术
随着脱硝催化剂在环保工程中的大量使用,其脱硝催化剂本身的制造成本、产品成活率以及使用寿命,成为生产和使用者共同关注的焦点。脱硝催化剂在烟道中与烟气反应,为了有效的达到脱硝、脱硫效果,脱硝催化剂就要尽可能的与更多的烟气发生接触。以蜂窝式举例,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喷铸成型,为了更大的提升使用的反应面积,催化剂在一定的烟道内要布满更可能多的小孔,因此催化剂小孔间的连接壁非常的薄。由于脱硝催化剂的特殊制作过程,所以产生了以下的问题:一:无论板框式或者蜂窝式脱硝催化剂,因为催化剂的孔间连接壁非常薄弱,以喷铸的方式制作,由于产品自身干燥、收缩的自然反应,极易产生干裂或龟裂现象,注定在其烘干、煅烧工序中极易失败造成残次品。二:在催化剂的使用当中,高温烟气使得催化剂连接壁中含有的水分迅速气化,产生水蒸气,而水蒸气无法从催化剂机体内排除,压力得不到及时释放,持续增加的压力使孔间连接壁产生爆裂、脱落的情况,轻者造成堵孔,减少通道面积,影响环保效果;重者报废不能使用,致使停产、更换、维护频繁,既造成使用成本的增加,又延误工作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脱硝催化剂纤维,一方面在催化剂二次挤压(或三次挤压)时,加入适量的脱硝催化剂纤维,在催化剂连接壁内形成自然均匀的分散结构,因为纤维的特性,可以完全防止了烘干、煅烧工序中催化剂的收缩反应,防止干裂或龟裂现象,提升产品合格率;另一方面,纤维在催化剂内部呈均匀的乱象分布,放大的看,单根纤维之间由内到外彼此连接形成网络,随着温度的提高,该纤维随之发生收缩、变形、熔解,纤维分解后留下的细微空间,形成与人体汗毛排汗功能类似的体系,及时释放因高温而产生的水蒸气压力,避免了爆裂和脱落的现象产生。
本实用新型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脱硝催化剂纤维,包括纤维本体,所述纤维本体两端设有凸缘结构,所述凸缘结构与纤维本体一体成型,且凸缘结构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纤维本体的横截面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本体表面呈曲线形。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本体的侧壁设有一体成型的凸起毛刺。
进一步地,所述毛刺呈倾斜状,且每根毛刺的倾斜角度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本体的横截面为棱形。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本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两端呈凸缘结构,可以有效增加脱硝催化剂内部的拉力,避免脱硝催化剂在烘干、煅烧工序中催化剂的收缩反应而产生的开裂等现象;同时在纤维表面设置一体成型的毛刺,这样就使纤维本体与脱硝催化剂的结合更加的容易,使脱硝催化剂更加容易的附着在纤维上,这样就可有效避免脱硝催化剂在固化后表面出现裂缝,进而提升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脱硝催化剂纤维,包括纤维本体1,所述纤维本体1两端设有凸缘结构2,所述凸缘结构2与纤维本体1一体成型,且凸缘结构2的横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纤维本体1的横截面直径,所述纤维本体1表面呈曲线形,所述纤维本体1的侧壁设有一体成型的凸起毛刺3,所述毛刺3呈倾斜状,且每根毛刺的倾斜角度不同。该纤维中两端的凸缘结构2,可以有效增加脱硝催化剂内部当有纤维存在时纤维给予脱硝催化剂拉力,避免脱硝催化剂由于烘干、煅烧工序中物理变化而产生的开裂等现象。
该纤维在使用时将其与脱硝催化剂挤压成型,烘干、煅烧工序中,由于纤维体的表面设有毛刺3,而且这些毛刺3呈倾斜状,且每根毛刺的倾斜角度不同,增加纤维每一个部位与脱硝催化剂的结合力度,这样就使纤维体与脱硝催化剂的结合更加的容易,而且结合的更加牢固,这样就可有效避免脱硝催化剂在固化后表面出现裂缝,提升产品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中鼎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市中鼎经济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1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