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智能应急功能的电动智能安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1661.3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46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立黎 |
主分类号: | E05B49/00 | 分类号: | E05B49/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黄磊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智能 应急 功能 电动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智能应急功能的电动智能安全锁。
背景技术
随着锁具行业的发展,各种电子门锁层出不穷,由于电子锁的使用比较方便,电子锁的应用相当广泛。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锁在使用时,一般是第一锁体的插销直接插入第二锁体的孔内,这种电子锁的插销一般是垂直插入第二锁体内的,盗窃人员通过辅助工具时,该插销容易发生变形并从孔内被拔出。另外,当今市面上的电子锁的开锁方式是:用户通过与该电子锁相匹配的钥匙实现开锁,或者是通过在该电子锁上输入相对入的信息实现开锁的功能,但是,这样的开锁方式仅限于用户在可碰及电子锁位置处才能实现开锁,当有人按门铃时,用户必须走近门处才能开门,这会使得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不便。而电子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响应速度慢,甚至出现不响应的缺点。
为此,急需提供一种具有智能应急功能的电动智能安全锁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具有智能应急功能的电动智能安全锁,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系数更高及可实现远距离开锁,从而使得使用方便安全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智能应急功能的电动智能安全锁,包括:第一腔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卡合连接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锁芯机构及与所述第一锁芯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芯机构卡合连接的第二锁芯机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芯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锁芯组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锁芯组件两侧的行程限位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芯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及与所述第一锁芯机构卡合的第二锁芯组件,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锁芯组件一侧的推动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锁芯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第一旋转件,及可旋转得盖设在所述第一旋转件上的第二旋转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件呈半圆型,且所述第一旋转件内侧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旋转件呈半圆形,且所述第二旋转件内侧设置有锯齿。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旋转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锁芯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固定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件内的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板,对称地凸设在所述固定板两侧的固定边,及同时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一端第一挡板及第二挡板。
优选地,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内的第三固定件,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件内的推动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接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相对应的开设有第三通孔及第四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智能应急功能的电动智能安全锁,包括:第一腔体,及与所述第一腔体卡合连接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第一锁芯机构及与所述第一锁芯机构连接的控制机构,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芯机构卡合连接的第二锁芯机构;通过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所述第一锁芯机构及在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所述第二锁芯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系数更高的特点,通过在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所述控制机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远距离开锁及使用方便安全等特点。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智能应急功能的电动智能安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推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立黎,未经徐立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1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门把手扭簧异响矫正轴套
- 下一篇:智能组合式存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