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距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1242.X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89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石昕;曾进民;邢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司纬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美国西北仪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7/497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骏鸣;王军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距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测距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测距系统。
背景技术
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在工程、建筑、勘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测距仪一般包括发射单元、准直透镜和接收单元,发射单元发射激光束到被测物体上,再通过反射被接收单元所接收,依据经调制的光线相对发射单元的相位,得到被测物的距离。
在激光测距过程中,发射光和接收光的光轴需要与镜组平行或基本平行,但实际中,由于接收单元测光面存在直径误差,且受镜组焦距等因素制约,现有测距仪的测距精度往往达不到理想高精度要求。
另外,随着便携化要求越来越高,对测距系统的尺寸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测距仪由于受结构限制,尺寸相对较大,携带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测距精度高、体积较小的测距系统,包括:
装配体,所述装配体包括侧部;
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用作光束发射,形成发射光路,所述发射组件固定在所述装配体上;
接收镜组,所述接收镜组固定设置在所述装配体上,所述接收镜组接收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光,形成接收光路;
接收传感器,所述接收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装配体的侧部,用来识别所述接收光路的反射光;以及,
第一折射镜组,所述第一折射镜组设置在所述装配体上,并将接收镜组聚焦后的反射光折射到接收传感器上;
所述接收传感器和/或所述第一折射镜组可以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所述测距系统还包括第二折射镜组,所述发射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装配体的侧部,所述第二折射镜组设置在所述装配体上,所述第二折射镜组对所述发射组件发射的发射光路进行折射,所述第二折射镜组可以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移动。
优选地,测距系统还包括透光镜片,所述透光镜片固定设置在所述装配体上,用于透射发射光路。
优选地,所述测距系统还包括线路板,所述接收传感器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发射器和发射透镜,所述发射透镜固定在所述发射器的前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距系统,所述测距系统包括:
装配体,所述装配体包括侧部;
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用作光束发射,形成发射光路,所述发射组件固定在所述装配体的侧部;
接收镜组,所述接收镜组固定设置在所述装配体上,所述接收镜组接收被测物反射回来的光,形成接收光路;
接收传感器,所述接收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装配体的侧部,用来识别所述接收光路的反射光;
第一折射镜组,所述第一折射镜组设置在所述装配体上,并将接收镜组聚焦后的反射光折射到接收传感器上;以及,
第二折射镜组,所述第二折射镜组设置在所述装配体上,所述第二折射镜组对所述发射组件发射的发射光路进行折射。
优选地,所述测距系统还包括线路板,所述接收传感器与所述线路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测距系统通过在在发射光路和/或接收光路上设置折射镜组来调节发射光路,将接收组件和发射组件设置在装配体侧部,从而实现发射光路与接收光路的一致重合,达到校准光路的目的,结构简单,且实现了体积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通过对折射镜组的调节,实现光路校准的目的,提高测距系统的测距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测距系统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距系统实施例一替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测距系统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司纬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美国西北仪器公司,未经上海诺司纬光电仪器有限公司;美国西北仪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12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