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剩余污泥脱氮除磷降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91033.5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9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郭顺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顺初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钱品兴 |
地址: | 澳大利亚新南威*** | 国省代码: | 澳大利亚;A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污泥 降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剩余污泥脱氮除磷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面临水危机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我国增加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强化环境综合治理,从而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根据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我国水污染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随着城市化程度加快,用水量增加,同时排水量增长,污水处理需求也随之加大,再生水的利用也成为缓解水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
污水中氮、磷的含量较大,使得水体中蓝藻、绿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并产生毒素,使水质恶化,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然而,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于有机物的去除,污水处理只是除去水中的沙砾及悬浮固体;在好氧生物处理中,生活污水经生物降解,大部分的可溶性含碳有机物被去除,其中25%的氮和19%左右的磷被微生物吸收合成细胞,通过排泥得到去除,但对等氮、磷营养物只能去除10%~20%,其结果远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适于现有污水处理厂改造的脱氮除磷工艺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上述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氮、磷营养物处理率低、内部反应率慢等各种问题,设计一种成本低、经济高效、节能减排的剩余污泥脱氮除磷降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剩余污泥脱氮除磷降解装置,包括厌氧池组、好氧池组、风机组、控制柜、加药装置、水管及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池组与好氧池组依次相间串联连接,厌氧池组与好氧池组之间设有自动加药罐,自动加药罐由自动加药控制器控制经加药管道给厌氧池组及好氧池组输送药剂,厌氧池组及好氧池组顶部均设有水管,水管之间相互连通,好氧池组底部设有气管连接至风机组,风机组经电线连接至控制柜,并由控制柜供电。
所述的厌氧池组与好氧池组的池体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厌氧池组的出水口连接至好氧池组的进水口,好氧池组的出水口连接至厌氧池组的进水口。
所述的好氧池组为一个或多个好氧池串联连接,所述的好氧池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水管及气管,好氧池的池体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出水口一侧设有加药管道,好氧池上端设有水管,水管直通至好氧池上部空间内,好氧池组的底部均匀布设有气管。
所述的厌氧池组为一个或多个厌氧池串联连接,所述的厌氧池包括进水口、出水口、泥泵、加药装置及水管,厌氧池的池体上部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进水口一侧设有加药管道,厌氧池的中心处沿进水口及出水口的同一水平线上设有泥泵,泥泵下端接有抽水管,抽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厌氧池底部,厌氧池的底部均匀布设有集泥隔层,集泥隔层中部开有污泥进出口,泥泵的上端设有主水管,所述的主水管分支两路分别直通至厌氧池上部空间内,水管上分别设有开关阀,所述的厌氧池的底部均匀布设有集泥隔层,集泥隔层中部开有污泥进出口。
本实用新型将厌氧池组与好氧池组依次相间串联连接,好氧池组使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进行脱氮处理去除污染物,厌氧池组释放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中的磷,同时将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有效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同时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不同进水水质和不同出水水质要求,投放不同的污泥污水处理药剂,可以达到最佳的污泥污水处理效果,耗能小,节能减排,建造运行成本低,应用范围广;其中的厌氧池组结构简单,建设造价低,通过泥泵下端的抽水管实现沉淀的悬浮污泥层均匀地翻动,使厌氧池内的悬浮污泥对有机物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反应,增加了内部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厌氧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厌氧池组2.好氧池组3.风机组4.控制柜5.水管6.气管7.电线8.厌氧池9.进水口10.出水口11.泥泵12.抽水管13.集泥隔层14.污泥进出口15.开关阀16.自动加药罐17.自动加药控制器18.加药管道;
指定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顺初,未经郭顺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910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河道治理及维护的移动式太阳能推流曝气装置
- 下一篇:出水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