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园林害虫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89933.6 | 申请日: | 2015-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7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南海风;田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6;A01M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园林 害虫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园林害虫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园林或农业的防治害虫上,有高温杀菌、生物农药、天敌治虫等多种方法,其中人工扑杀简单易行,见笑快,不污染环境和伤害天敌,是最安全的一种除害虫的方法。人工扑杀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假死性、趋光性等特点,对活动性较强的害虫可利用各种捕捉工具如补虫网进行捕杀,利用害虫的假死性震落播种等。
假死性是昆虫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昆虫的假死性实际上是一种很简单的刺激反应,因为当它们的眼睛或身体上的感觉毛感受到周围环境有些变动,神经就会发出信号,使昆虫的浑身肌肉收缩起来。昆虫肌肉一收缩,原来停在植物上的足就会缩起来,它的身体就再也停不住了,所以会自动滚落下来,在防治害虫方面利用这种假死性,使用害虫收集装置,将落下的害虫收集起来,集中杀灭。但现有技术中的收集装置,要么结构太简单,不方便收集,要么结构太复杂,不方便携带使用,且普遍存在功能单一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害虫收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害虫收集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且具有多种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园林害虫收集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上端的挂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多层托盘,相连两个托盘通过支撑托盘支架相连,最下端的托盘通过支撑托盘支架连接有电机的转轴端,电机安装在外壳内底部,外壳内底部还安装有引虫灯,外壳内上端通过电动伸缩杆安装有药剂喷枪,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红外热辐射检测装置,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红外热辐射检测装置相连,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药剂喷枪和电机相连,所述托盘上放置有粘纸。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和引虫灯上设有感应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开关通过无线连接有遥控器。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红外热辐射检测装置检测外壳内是否有害虫活动,并将检测到的结果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电动伸缩杆、电机以及药剂喷枪工作,对害虫进行杀灭,且可以通过引虫灯,进行害虫的吸引,通过粘纸进行害虫的固定,自动化程度高,杀虫效果好,且通过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园林害虫收集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上端的挂绳5,所述外壳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多层托盘4,相连两个托盘4通过支撑托盘支架3相连,最下端的托盘4通过支撑托盘支架3连接有电机8的转轴端,电机8安装在外壳1内底部,外壳1内底部还安装有引虫灯7,外壳1内上端通过电动伸缩杆11安装有药剂喷枪10,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红外热辐射检测装置9,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红外热辐射检测装置9相连,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11、药剂喷枪10和电机8相连,所述托盘4上放置有粘纸6。
所述控制器和引虫灯7上设有感应开关。
所述感应开关通过无线连接有遥控器。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其中,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上设有太阳能接收板,所述外壳1内还设有与所述太阳能接收板相连的蓄电池,用于为上述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挂绳5上设有挂钩,所述药剂喷枪10上设有药剂注入口。
本具体实施通过红外热辐射检测装置检测外壳内是否有害虫活动,并将检测到的结果发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电动伸缩杆、电机以及药剂喷枪工作,对害虫进行杀灭,且可以通过引虫灯,进行害虫的吸引,通过粘纸进行害虫的固定,自动化程度高,杀虫效果好,且通过太阳能供电,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99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