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手机耳机线及充电线的收纳包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89362.6 | 申请日: | 2015-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8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邢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刘继枝 |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手机 耳机线 充电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便携式手机耳机线及充电线的收纳包。
背景技术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出行时手机随身携带,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携带手机时,耳机以及充电线也是必不可少,虽然耳机线和电源线的负重很轻,但是不方便携带,而且需要同时保管,有时这两根线缠绕起来再解开很麻烦,并且如果保护不周很容易造成耳机线和电源线的毁坏,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专利号为CN201420036685.0的一项专利,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收纳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由盖体、收纳层和底层构成;盖体为圆形,圆形的中部开设有“凸”字形上盖,所述上盖通过与上盖衔接的连接部与底层底部设置的皮带扣套接;EVA发泡材料制成的收纳层包括靠近上盖与盖体连接位置侧的耳机孔位和与耳机孔位相邻的呈“十”字形的线体收纳腔,所述线体收纳腔位于收纳层的顶部边缘处通过所述上盖的连接部盖合。该专利具备存放携带耳机线的功能,但是该专利拿放耳机线步骤比较繁琐,且只能存放耳机线,适用面不够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手机耳机线及充电线的收纳包,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收纳包包括包体,所述包体的两端通过连接件一连接形成圆筒形结构;
所述包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尼龙扎线扣,所述的尼龙扎线扣一端与包体的内壁固定,尼龙扎线扣的另一端与包体内壁通过连接件二连接;
所述包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1个~4个。
所述的每个定位块上设置有至少一条条形卡槽。
所述的连接件一为尼龙粘扣、子母扣或拉链。
所述连接件二为尼龙粘扣或子母扣。
所述的圆筒形包体的一端设置有便携挂件。
所述的便携挂件为挂扣、钥匙环或挂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手机耳机线及充电线的收纳包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尼龙扎线扣的设计不仅可以分别固定电源线和耳机线,并且防止他们之间相互缠绕所造成的不便;收纳包包体可扣合,方便了电源线和耳机线的取放;便携挂件的设计方便用户对该收纳包的随身携带;条形卡槽的设计可以固定电源线的插头或耳机线的耳机听筒,有效的防止其弯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一种便携式手机耳机线及充电线的收纳包扣合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一种便携式手机耳机线及充电线的收纳包扣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件一,2.包体,3.条形卡槽,4.尼龙扎线扣,5.连接件二,6.便携挂件,7.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到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手机耳机线及充电线的收纳包,该收纳包包括包体2,所述包体2的两端通过连接件一1连接形成圆筒形结构,所述的连接件一1为尼龙粘扣;所述包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两个尼龙扎线扣4,所述的尼龙扎线扣4一端与包体2的内壁固定,尼龙扎线扣4的另一端与包体2内壁通过连接件二5连接,所述连接件二5为尼龙粘扣;所述包体2的外侧面设置有1个定位块7,所述的定位块7设置在扣合后圆筒形包体2外侧面一端,所述的每个定位块7上设置有一条条形卡槽3。所述的圆筒形包体2的一端设置有便携挂件6;所述的便携挂件6为挂扣。
使用时,将电源线和耳机线分别放置在两个尼龙扎线扣4中,然后扣紧尼龙扎线扣4一端的连接件二5使电源线和耳机线分别固定在包体2内壁上,然后将包体2两端的通过连接件一1对接在一起,形成圆筒形的结构,然后将暴露在包体2外的耳机线以及电源线固定卡接在包体2外侧面的条形卡槽3内,最后可以通过便携挂件6将该收纳包挂在腰间等方便携带的地方。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9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