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9282.0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8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邓梅;陈玉森;鲁军;杨健;周荣鹏;贝纪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4 | 分类号: | B66C23/6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3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平台 起重机 桁架 式臂架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属于船舶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MacGREGOR设计的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包括支管和内衬管,其中内衬管为外径φ143,壁厚3-5mm,支管内径为φ146,内衬管外径与支管内径相差3mm左右,即每边有1.5mm的间隙。
图5为MacGREGOR设计:得知:在进行支管和内衬管的组装的时候,需要对内衬管进行线切割,同时增加剖口,并且需要对支管内部进行打磨光滑,保证内衬管能够塞入支管中,与支管贴合,为下一个步骤熔透焊做准备。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很多弊端,首先,步骤繁琐,内衬管塞入支管中需要这么多步骤;再者,效果很差,大部分情况下,内衬管根本无法很好的塞入支管内部,与支管内部贴合,这是因为支管和内衬管有一定不圆度,同时打磨工艺也不是非常完善,无法保证熔透焊的质量,并且容易形成夹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将内衬管割条缝,通过挤压,缩小内衬管直径,塞进支管内,然后松开内衬管,内衬管自由涨开与支管内壁完全贴合,这样便于支管焊接时进行熔透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管和设于支管内部的内衬管;所述内衬管上设有一条缝;所述缝为直缝、波浪缝或折角波浪缝;所述内衬管上设有条形凸起,所述支管上设有与条形凸起相适配的条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外径与支管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的壁厚为2-5mm。
进一步地,所述内衬管的壁厚为3mm。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有效避免了购买的支管和内衬管内部直径的不圆度,不需打磨支管内壁,大大减少工作量;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采用物理方法实现内衬管和支管的有效贴合,不易形成夹渣,同时保证了成功率,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无需再开坡口,减少了工作量,减少了步骤,同时内衬管上开设缝,能够有效减少支管和内衬管的总重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内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内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内衬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3中内衬管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MacGREGOR设计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臂架管;2-支管;3-内衬管;4-缝;5-条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4所示,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包括支管2和设于支管2内部的内衬管3;所述内衬管3上设有一条缝4;所述缝4为直缝;所述内衬管3上设有条形凸起5,所述支管2上设有与条形凸起5相适配的条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衬管3外径与支管2内径相同。所述内衬管3的壁厚为2-5mm。所述内衬管3的壁厚为3mm。
实施例二
如图2和4所示,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包括支管2和设于支管2内部的内衬管3;所述内衬管3上设有一条缝4;所述缝4为波浪缝;所述内衬管3上设有条形凸起5,所述支管2上设有与条形凸起5相适配的条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衬管3外径与支管2内径相同。所述内衬管3的壁厚为2-5mm。所述内衬管3的壁厚为3mm。
实施例三
如图3和4所示,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包括支管2和设于支管2内部的内衬管3;所述内衬管3上设有一条缝4;所述缝4为折角波浪缝;所述内衬管3上设有条形凸起5,所述支管2上设有与条形凸起5相适配的条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内衬管3外径与支管2内径相同。所述内衬管3的壁厚为2-5mm。所述内衬管3的壁厚为3mm。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有效避免了购买的支管和内衬管内部直径的不圆度,不需打磨支管内壁,大大减少工作量;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采用物理方法实现内衬管和支管的有效贴合,不易形成夹渣,同时保证了成功率,提高了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平台起重机桁架式臂架管,无需再开坡口,减少了工作量,减少了步骤,同时内衬管上开设缝,能够有效减少支管和内衬管的总重量。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9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板脱胶显影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单振源复合振动筛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