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稍部非线性折翼船用螺旋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7508.3 | 申请日: | 2015-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6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梅斌贤;郁玉峰;王湘来;陈永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同舟螺旋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26 | 分类号: | B63H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线性 折翼船用 螺旋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螺旋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稍部非线性折翼船用螺旋桨。
背景技术
螺旋桨分为很多种,应用也十分广泛,如飞机、轮船的推进器等,其工作原理均是流经桨叶各剖面的气流或水流由沿旋转轴方向的前进速度和旋转产生的切线速度合成,最终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潜水器和潜艇在水面下活动,传统的桨、帆无法应用,笨重庞大的明轮也难适应,所以螺旋桨对于船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
为了提高螺旋桨的有效推力,现有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研究开发,如申请号为201320636943.4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船用螺旋桨,桨叶的叶梢部向船头方向折弯并延伸形成导流边,使水流在切向的部分动能转化成轴向的动能,从而有效地增加螺旋桨的推力。但是其只是提高了螺旋桨的有效推力,螺旋桨的叶梢处于桨叶的最外侧的位置,旋转时所承受的水压力是巨大的,并且叶梢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均的,高压区依然会对低压区产生影响,并且存在稍涡空化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稍部非线性折翼船用螺旋桨,以解决目前船用螺旋桨由于叶梢所承受的压力不均,高压区依然会对低压区产生影响,导致存在稍涡空化、噪声大的技术问题。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稍部非线性折翼船用螺旋桨,包括桨叶,所述桨叶的叶梢向所述桨叶的叶面一侧弯曲形成非线性折翼,所述非线性折翼自螺旋桨半径的0.95倍位置处开始弯曲,直至弯曲至螺旋桨半径的1.0倍位置处以形成过渡弧,所述过渡弧末端延伸出折翼部位,所述折翼部位向所述桨叶的根部方向倾斜,所述折翼部位的宽度数值自所述桨叶的随边至所述桨叶的导边逐渐减少。
作为优选,为更好的承接和分布水施加的压力,所述折翼部位向所述桨叶的根部方向倾斜形成倾角a,倾角a的角度为10°至20°。
作为优选,所述折翼部位的边缘线为直线,且所述边缘线相对于所述桨叶的叶背的斜率为0.09至0.14,有效防止稍涡空化。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桨叶稍部的几何形状来改变桨叶稍部的压力分布,减少高压区对低压区的影响,以达到抑制稍涡空化的目的,进而实现减振降噪及提高螺旋桨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稍部非线性折翼船用螺旋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
如图1和3所示,提供一种稍部非线性折翼船用螺旋桨,包括桨叶1,所述桨叶1的页面轮廓包括随边4、导边5、叶梢和根部,螺旋桨正旋转时,所述导边23先与水接触。为改变桨叶1叶稍部的压力分布,所述桨叶1的叶梢向所述桨叶1的叶面2一侧弯曲从而形成非线性折翼3,所述非线性折翼3包括过渡弧31和折翼部位32。所述非线性折翼3自螺旋桨半径的0.95倍位置处开始弯曲,直至弯曲至螺旋桨半径的1.0倍位置处结束,形成一段光滑的圆弧,即所述过渡弧31,所述过渡弧31的末端延伸出所述折翼部位32,所述过渡弧31与折翼部位32与所述桨叶1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折翼部位32向所述桨叶1的根部3的方向倾斜,形成倾角a,作为优选,所述倾角a的角度为10°至20°,更好的分散高压区的压力,降低对低压区的影响。如图2所示,所述折翼部位32的宽度呈线性变化,且所述折翼部位32的宽度自所述桨叶1的随边4至所述桨叶1的导边5逐渐变窄,即宽度数值逐渐减少,不仅改变桨叶1的稍部的压力分布,而且有效地抑制了稍涡空化。由于所述折翼部位32的宽度呈线性变化,则折翼部位32的边缘线33为直线,所述边缘线33相对于所述叶背6形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作为优选,所述边缘线33相对于所述桨叶1的叶背6的斜率为0.09至0.14。由此,通过改变桨叶1稍部的几何形状来改变桨叶1稍部的压力分布,减少高压区对低压区的影响,以达到抑制稍涡空化的目的,进而实现减振降噪及提高螺旋桨效率的目的。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同舟螺旋桨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同舟螺旋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7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冲锋舟螺旋桨使用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变纵倾船用螺旋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