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85922.0 | 申请日: | 2015-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7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平;令狐云波;林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1 | 分类号: | H01R13/621;H01R13/02;H01R13/52;H01R13/405;H01R4/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坪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汽车 车载 电池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动汽车电池线路连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其与车体中其他部件的连接和转换是否良好,对于电动汽车整体运转有重要影响。
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车载的电池连接转换装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该类装置空间利用率低,且维修电池箱时拆卸不方便;
二、该类装置与线缆连接时,通过线鼻子压接,再用端子通过螺丝进行连接,阻抗较大,传导性较差,且电动车在运动中,有线缆脱落风险;
三、该类装置的接触件一般采用圆形端子,其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其简化了结构,缩小所占空间,使电池箱拆卸更方便;降低阻抗,提高传导性和连接的稳定性;采用相对于圆形端子性价比更高的接触件来连接线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其具体包括插头部件、插座部件和安装板。
插头部件穿过安装板,与插座部件相配插。
插头部件包括上盖、上盖密封圈、硬铜排和热缩管;插座部件包括底座和底座密封圈。
上盖和底座分别固定在插头部件穿过安装板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上盖密封圈贴合在上盖与安装板之间的凹槽中,底座密封圈贴合在底座与安装板之间的凹槽中。
硬铜排设置在插头部件与线缆的连接端,并与线缆相连接。
热缩管套装在硬铜排与线缆的连接处。
进一步优化的技术方案中,上盖和底座分别固定在插头部件穿过安装板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是通过组合螺丝进行固定,组合螺丝有4个,可穿透上盖和安装板,并旋紧在底座上对应的4个螺丝孔中。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于已披露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通过将上盖与硬铜排采用注塑成型进行制造,简化了整体结构,缩小所占空间,使拆卸更方便,具体维修需打开电池箱时,只需卸载4颗螺丝即可;采用超声波焊接将硬铜排和线缆中的铜丝焊接在一起,降低阻抗,提高传导性;采用相对于圆形端子性价比更高的接触件来连接线路,具体为采用硬铜排来连接线路,有效节省成本;插头部件与插座部件配锁紧后,通过插座部件和插头部件与安装板之间的上盖密封圈和底座密封圈,以及插头上的硬铜排与线缆之间加热收缩的热缩管来实现与外部的隔绝,从而达到IP67的防护安全级别。
附图说明
图1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立体图
图2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附图2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目前,现有的电动汽车车载的电池连接转换装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该类装置空间利用率低,且维修电池箱时拆卸不方便;
二、该类装置与线缆连接时,通过线鼻子压接,再用端子通过螺丝进行连接,阻抗较大,传导性较差;
三、电动车在运动中,连接转换装置有与线缆相脱落的风险;
四、该类装置的接触件一般采用圆形端子,其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较高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具体实施例如下:
一种新型电动汽车车载电池箱转换装置,其具体包括插头部件1、插座部件2和安装板3。
插头部件1穿过安装板3,与插座部件2相配插。
插头部件1包括上盖11、上盖密封圈12、硬铜排13和热缩管14;插座部件2包括底座21和底座密封圈22。
上盖11和底座21分别通过组合螺丝5固定在插头部件1穿过安装板3处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体为4个组合螺丝5有分别穿透上盖11和安装板3上的孔,并旋紧在底座21上对应的4个螺丝孔51中。
上盖密封圈12贴合在上盖11与安装板3之间的凹槽中,底座密封圈22贴合在底座21与安装板3之间的凹槽中。
硬铜排13设置在插头部件1与线缆4的连接端,并与线缆4相连接。
热缩管14套装在硬铜排13与线缆4的连接处,可提供该连接器的保护级别,避免其松脱相脱离,及受到外界如水份、灰尘或冲击震动等因素的影响。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