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底盘校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527.2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0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宣;王红元;魏永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盘 校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种汽车车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低底盘校车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出现了空心化,导致大量农村学校被裁撤或合并,进而使很多孩子上学距离变远;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交通拥堵问题逐渐突出,接送孩子上学便成了家长的负担,为此校车需求量日益增长,市场前景越来越广。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校车多为7米及以上的中型校车,对于一些小型幼儿园,特别是学生居住比较分散的幼儿园来说,采用该类校车接送学生就存在着一定的浪费。
为适应市场需求,设计制造6米以下的小型校车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研究发现,小型校车需要具有以下特点:体积小,转弯半径小,通过性强,底盘低,便于幼儿上下,稳定性好,使用经济安全等;为了节油,还要考虑整车的减重,同时保证承载性能不被降低。为此,着眼于上述特征,我们从校车的车架结构上入手研究。
发明内容
为降低底盘重心,提高校车行驶稳定性,同时在保证承载力的基础上减轻整车重量,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底盘校车车架。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底盘校车车架,包括左、右纵梁,左、右纵梁之间通过螺栓及铆钉固定连接有横梁,其特征在于:在左、右纵梁上前、后桥安装处都采用弯大梁变截面设计结构,左、右纵梁的其它部分为直通结构,便于降低汽车底盘高度;左、右纵梁上前、后桥安装处分别设有内衬加强梁;左、右纵梁上相对于发动机的安装部位向内收窄。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横梁采用直通横梁与变截面横梁搭配使用,使整车承载性更合理,增加整车抗扭性;所述变截面横梁是:发动机后横梁、传动轴横梁、后桥前横梁。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前、后桥板簧吊耳采用小型化吊耳,进一步降低悬架及整车高度,便于幼儿和小学生上下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左、右纵梁上前、后桥安装处都采用弯大梁变截面设计结构,有效降低底盘高度,增加整车平稳性;在确保承载性能情况下,减轻重量,采用局部加强的结构,前桥和后桥处增加内衬加强梁,而不使用整体加强梁。左、右纵梁上相对于发动机的安装部位向内收窄,将发动机后横梁、传动轴横梁、后桥前横梁采用变截面结构设计,便于增加整车抗扭性、传动部分的设计及备胎的安装,有利于改善整车承载性能。悬架系统板簧吊耳小型化设计,进一步降低悬架及整车高度,便于幼儿和小学生上下车。该车架主要用于17~19座小型校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为:1.左纵梁;2.前桥安装处弯大梁变截面设计结构;3.后桥安装处弯大梁变截面设计结构;4.右纵梁;5.发动机后横梁;6.传动轴横梁;7.后桥前横梁;8.发动机的安装部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低底盘校车车架,包括左纵梁1、右纵梁4,在左纵梁1、右纵梁4之间通过螺栓及铆钉固定连接有横梁,在左纵梁1、右纵梁4上前桥安装处、后桥安装处都采用弯大梁变截面设计结构2、3,左纵梁1、右纵梁4的其它部分为直通结构,便于降低汽车底盘高度;在左、右纵梁上前、后桥安装处分别设有内衬加强梁(图中没有表达);左、右纵梁上相对于发动机的安装部位8向内收窄。
本实用新型中,横梁采用直通横梁与变截面横梁搭配使用,使整车承载性更合理,增加整车抗扭性;如图2所示,所述变截面横梁是:发动机后横梁5、传动轴横梁6、后桥前横梁7。
本实用新型中,前、后桥板簧吊耳采用小型化吊耳,进一步降低悬架及整车高度,便于幼儿和小学生上下车。
本实用新型在左、右纵梁上前、后桥安装处都采用弯大梁变截面设计结构,有效降低底盘高度,增加整车平稳性;在确保承载性能情况下,减轻重量,采用局部加强的结构,前桥和后桥处增加内衬加强梁,而不使用整体加强梁。左、右纵梁上相对于发动机的安装部位向内收窄,将发动机后横梁、传动轴横梁、后桥前横梁采用变截面结构设计,便于增加整车抗扭性、传动部分的设计及备胎的安装,有利于改善整车承载性能。悬架系统板簧吊耳小型化设计,进一步降低悬架及整车高度,便于幼儿和小学生上下车。该车架主要用于17~19座小型校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先驰汽车车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深度相机兼容性
- 下一篇:可加速反应时间与防止干扰的触屏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