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超扭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499.4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05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硕;邢立峰;刘欣欣;丁春华;宋铎;盛贵宾;白明;刘军;王苏鸣;闫沈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9/06 | 分类号: | F16D9/06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传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超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联轴器是联接动力设备不可缺少的元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振动、冲击等各种原因可能会使生产设备中的零部件松动,发生与其它动作部件卡死等现象,导致整个系统超扭,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由此导致设备更换、停机停工等损失巨大;因此,超扭保护问题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针对动传动系统发生超扭故障,主要考虑的是联接元件的超扭脱开装置,使扭矩不能继续传递,因此出现各种超扭保护的联轴器,主要应用于印刷机械、包装机械、制冷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运输机行业,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当前得到应用的几种过载保护装置技术被垄断在国外少数几家公司手中,而国内目前对于超扭保护装置的设计和应用大都无法应用到高速传动系统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便于安装及拆卸的一种高速超扭保护装置,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超扭保护装置,包括转接法兰、轴承及中间轴,转接法兰通过圆周均布的剪切销与中间轴连接,转接法兰与中间轴通过轴承支承,转接法兰的凹槽内设有聚四氟乙烯垫片。
所述的剪切销的数量不少于2个,当发生超扭时,剪切销断裂。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垫片的厚度不小于5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便于安装及拆卸,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其主要优点如下:
1)、所述的转接法兰通过圆周均布剪切销与中间轴连接,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转接法兰和中间轴通过剪切销传递扭矩,二者没有相对转动;当传递的扭矩超过限定值时,剪切销发生剪切破坏而断裂,此时,转接法兰和中间轴随之脱开,扭矩传递中断,实现了超扭保护的目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廉,经济适用。
2)、所述轴承的设计,当传递的扭矩超过限定值而导致剪切销断裂时,轴承具有转动支承的作用,以保证转接法兰与中间轴能够相对转动,避免了其他设备及零部件的损坏,起到了保护作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3)、所述聚四氟乙烯垫片的设计,当传递的扭矩超过限定值而导致剪切销断裂时,能够防止转接法兰与中间轴在高速转动的状态下,发生烧结而导致再次接合的现象,进一步起到超扭保护的目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4)、该超扭保护装置适合与膜片、膜盘等挠性联轴器组合使用,实现过载保护及轴系补偿的双重作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高速超扭保护装置,包括转接法兰1、轴承3及中间轴5,转接法兰1通过圆周均布的剪切销4与中间轴5连接,转接法兰1与中间轴5通过轴承3支承,转接法兰1的凹槽内设有聚四氟乙烯垫片2;剪切销4的数量不少于2个,当发生超扭时,剪切销4断裂;聚四氟乙烯垫片2的厚度不小于5毫米。所述的转接法兰1通过圆周均布剪切销4与中间轴5连接,在正常的运转过程中,转接法兰1和中间轴5通过剪切销4传递扭矩,二者没有相对转动;当传递的扭矩超过限定值时,剪切销4发生剪切破坏而断裂,此时,转接法兰1和中间轴5随之脱开,扭矩传递中断,实现了超扭保护的目的,;所述轴承3的设计,当传递的扭矩超过限定值而导致剪切销4断裂时,轴承3具有转动支承的作用,以保证转接法兰1与中间轴5能够相对转动,避免了其他设备及零部件的损坏,起到了保护作用;所述聚四氟乙烯垫片2的设计,当传递的扭矩超过限定值而导致剪切销4断裂时,能够防止转接法兰1与中间轴5在高速转动的状态下,发生烧结而导致再次接合的现象,进一步起到超扭保护的目的;该超扭保护装置适合与膜片、膜盘等挠性联轴器组合使用,实现过载保护及轴系补偿的双重作用,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廉,便于安装及拆卸,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4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限扭矩防过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