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闭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399.1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1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M·B·G·纳瑞亚娜;K·格鲁斯米;R·纳尔多;J·布拉曼尼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E02F9/00;E05C17/1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美国伊利诺伊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器的护板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护板组件,使该护板组件枢转,以允许接近马达驱动的发动机罩组件,从而无阻碍地打开发动机罩。
背景技术
通常,在密闭空间例如在隧道施工环境中所使用的采矿机器在狭窄的空间中运行,并经常需要机器主体保护系统来保护机器的前部和后部,前部和后部包括机罩和不太结实的外观零件,例如在倒车或转弯运行期间易受到损害的主体板和灯组件。这些保护系统经常在结构上与机器的机架结合,使得如果发生碰撞,则碰撞转移至该机架并由该机架吸收。因此,主体部件,如保险杠、机罩、灯、门等,通过使用这样的护板而得到保护。
必须将保护可打开或关闭的可移动的发动机舱罩的护板组件安置成使得这样的机罩的正常打开不对护板组件造成干扰。例如,如果发动机舱罩由马达驱动并可手动操作,则操作者通过激活通常设置在操作者工作台中的开关而打开机罩。在大型机器包含有护板组件的情况下,操作的机罩可通过液压机或马达来打开,或可使用具有连杆的电动马达来打开,以响应于马达的驱动而打开该机罩。然而,在操作将机罩打开的开关之前,操作者很难移动护板组件。事实上,如果在使机罩枢转打开时机罩从机器向外倾斜,那么机罩可接触关闭的护板组件,这是不希望的。此外,操作者在希望打开机罩时,可能不会快速地判断出护板组件是打开还是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操作者离开该机器,以确认该护板的位置,并且如果该护板没有阻碍机罩,则可随后再次登上该机器。这可导致操作者过度疲劳并导致低效的机器运行。因此,可克服这些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护板系统将是合乎需要的。
美国专利US7992665B2公开一种可在两种模式下操作的分离机罩组件。在第一模式下,散热器罩可单独手动打开,且在第二模式下,整个机罩组件可使用动力系统操作。运行或启动机罩的开关位于远离机器的后部。因此,在操作机罩开关之前,操作者必须离开机器,确认散热器罩处于关闭位置,否则,机罩可能接触散热器罩。因此,在操作机罩组件之前,操作者必须确认散热器护板的位置,这对操作者来说可能是费时且冗长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锁系统,以避免机罩在打开时受到护板组件的阻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闭锁系统,包括机罩组件、护板组件、构造并设置成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机罩组件的马达、检测护板组件位置的传感器以及闭锁组件;所述闭锁组件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的第一端枢转地附接到机罩组件的支撑结构,第二端具有接触部分并且第二端由护板组件保持;所述支撑构件具有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所述锁定位置对应于所述护板组件脱离所述机罩组件的位置;其中,对应于所述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锁定位置,所述护板组件选择性地定位在所述打开位置,与此同时,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端触发所述传感器,以启动所述马达。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闭锁系统可以消除以下情形:当护板组件处于可能阻碍机罩打开的位置时,操作者意外启动机罩操作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例性作业机器的透视图,示出了构造成与倾斜的发动机舱罩相互作用从而不阻碍本实用新型的护板运动的后护板组件;
图2是图1中作业机器的后部的透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以便接近发动机工作台和维修工作台的后护板组件和机罩组件;
图3是图1的作业机器的后部的图解示意图,示出了保持护板组件打开的闭锁组件,示出了机罩组件处于关闭位置,并且根据本实用新型示出了机罩致动系统的几个部分;
图4是图3所示的闭锁组件的局部分解放大视图;
图5是图3的后护板组件的局部视图,后护板组件处于两个位置,即打开位置(实线)和中间位置(虚线),移除了机器和机罩组件,以便示出处于这些位置的滑动器组件的滑块;
图6是图3的后护板组件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视图,示出了滑动器组件的滑块的两个位置,即在门即将全开之前的一个位置(实线示出)和滑块处于对应门处于全开位置的下降和锁定位置的另一个位置(虚线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