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客车及其进风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383.0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绍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6 | 分类号: | B60K1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及其 进风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及其进风舱。
背景技术
随着客车发动机功率的不断提高,整车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采用水冷对发动机进行冷却,对于发动机后置的客车,在车的后部设有水箱。对于采用涡轮增加的发动机,还需要设置中冷器对压缩后的空气进行冷却。通过设置于车身侧围后部的进风舱对发动机供风。进风舱包括舱体,舱体包括底封板、顶封板及内封板,底封板、顶封板及内封板围成连通设于车身长侧围上的进气格栅。进风舱内封板的结构往往是刚性的一体结构形式,一端与车身侧围连接,另一端与水箱连接。在安装水箱、中冷器时,需要根据发动机的位置进行微调,这样在安装进风舱内封板时就存在安装不方便的问题。在拆卸内封板时同样存在拆卸不便的问题。
例如中国专利CN202144199U(授权公告日2012.02.15)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后置客车的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与发动机相连的冷却水管、中冷器、散热器、散热风扇、发动机冷却系引风护风装置。,发动机冷却系引风护风装置包括设在车体后部侧面的进风栅、与进风栅相通的导风道,中冷器、散热器依次设在导风道内,导风道和散热器之间设有散热器护风圈,进风栅、导风道和散热器护风圈构成密闭的引风通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风舱,以解决进风舱的内封板不能根据水箱的安装位置进行长度、角度的调整而导致的内封板安装、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该进风舱的客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客车进风舱的技术方案如下:客车进风舱,包括舱体,舱体包括内封板,所述内封板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具有用于与水箱连接的连接端。
所述弹性板为风琴板。
所述内封板还包括刚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用于与客车侧围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风琴板的远离其连接端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板与活动板,所述连接板的与客车侧围连接的一端位于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与风琴板连接的一端位于活动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舱体还包括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上倾斜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倾斜方向与进风的风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客车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客车包括侧围、进风舱,进风舱包括舱体,舱体包括内封板,所述内封板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具有用于与水箱连接的连接端。
所述弹性板为风琴板。
所述内封板还包括刚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用于与客车侧围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风琴板的远离其连接端的一端连接。
所述连接板包括固定板与活动板,所述连接板的与客车侧围连接的一端位于固定板上,所述连接板的与风琴板连接的一端位于活动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活动板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舱体还包括底封板,所述底封板上倾斜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倾斜方向与进风的风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进风舱的舱体内封板的一段或全部采用具有弹性的弹性板的结构形式,弹性板可以根据水箱的安装位置进行长度、角度的适应性调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一体的刚性内封板,便于内封板的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客车进风舱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是图1的K-K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客车进风舱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客车进风舱包括舱体,舱体包括内封板、底封板5、顶封板6,内封板、底封板5、顶封板6之间形成一个具有进风口的进风舱空间,进风口朝向客车侧围上的进气格栅并与其连通。内封板包括用于与客车侧围连接的刚性的连接板2及用于与水箱连接的风琴板1,风琴板1具有与水箱连接的连接端。风琴板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做成可折叠状,能够折叠、伸长,也能弯曲。连接板2、风琴板1通过自攻螺钉9连接,实现可拆连接。连接板2包括固定板22与活动板21,固定板22的一端与客车侧围连接,另一端与活动板21通过铰链铰接。固定板22与活动板21大致呈135度角倾斜设置,密封角度最佳。活动板21上设有检修门24,检修门24铰接在活动板21上。底封板5上倾斜设置有导流板3,导流板3的倾斜方向与进风的风向一致。由于进风舱的与进气格栅连通的进气口较大,通过设置导流板3可以使风准确、快速地到达中冷器的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用车后桥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压舱及使用该高压舱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