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的金属中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5324.3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9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子恺;郑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硕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金属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壳的金属中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手机的外形朝向更轻薄时尚不断发展,手机壳作为手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美观要求和强度要求越来越高,金属壳由于在外观和强度方面优于塑料壳,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手机中。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金属壳一般是指在手机壳的中框使用金属结构,现有手机金属中框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1、一体式CNC加工后纳米注塑成型,缺点是加工量大、成本很高;2、铝材冲压粗坯后CNC加工再纳米注塑成型,缺点是强度一般、成本高;3、用压铸铝进行CNC加工后直接做金属中框,缺点是外观差、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机壳的金属中框结构,该金属中框结构机加工量小、强度高且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手机壳的金属中框结构,包括:前壳、固定于前壳内圈的合金压铸框、固定在前壳外圈的合金板材框,合金压铸框与前壳固定连接成一体,合金板材框上设有天线断缝。其中,合金压铸框与前壳注塑一体成型,合金板材框的两端分别设有四个天线断缝。
合金压铸框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板,合金板材框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底面与第二安装板的顶面配合,第一安装板设有螺丝孔,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贯通该螺丝孔的通孔。
较优的,第二安装板外形为L形,第二安装板的一直边与合金板材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的另一直边与合金板材框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侧开口的插槽,合金压铸框的第一安装板上设有可配合插入该插槽内的插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前壳组件由合金压铸框和前壳一体成型构成,合金板材框通过螺丝固定在前壳组件上,形成带有金属外观的手机中框,中框构件的加工量小,螺丝连接的紧固度高,前壳的内外侧壁由合金压铸框和合金板材框夹合,手机中框的结构强度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中框结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中框结构组装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前壳组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合金板材框初步加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合金板材框加工完成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金属中框结构,包括:前壳1、固定于前壳1内圈的合金压铸框2、固定在前壳1外圈的合金板材框3。
如图3所示,合金压铸框2采用铝钛合金压铸框,合金压铸框2和前壳1通过模内注塑成型得到前壳组件,合金板材框3采用铝合金板材,合金板材框3上设有天线断缝31,设置天线断缝31的作用是避免合金板材框3形成完成回路。
如图2所示,合金压铸框2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安装板21,合金板材框3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安装板32,第一安装板21的底面与第二安装板32的顶面配合,第一安装板21设有螺丝孔,第二安装板32上设有贯通该螺丝孔的通孔,合金板材框3和合金压铸框2通过螺钉4锁紧固定。
其中,如图4所示,第二安装板32外形为L形,第二安装板32的一直边与合金板材框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32的另一直边与合金板材框3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侧开口的插槽,为了增强结构强度,合金压铸框2的第一安装板21上设有可配合插入该插槽内的插条23。插条23填充第二安装板32与合金板材框3内侧壁之间的空隙,使合金压铸框2和合金板材框3连接后结构更紧实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合金板材框3的两端分别设有四个天线断缝31,将铝合金板材CNC加工出外观面33、天线断缝31、第二安装板32及内部连接位34,得到合金板材框3,如图5所示。对合金板材框3的表面进行处理,如电镀、CNC加工高光边等,再CNC切断合金板材框的内部连接位34,如图6所示,合金板材框3在四个天线断缝31处分成四个部分,将该四个部分分别固定在前壳组件上,得到带金属外观的手机中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硕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硕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53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托取出装置以及通信设备
- 下一篇:G.hn缆轴交换机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