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4190.3 | 申请日: | 2015-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4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阮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博瑞特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2/26;H01M10/613;H01M10/655;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的种类很多,有干电池、铅晶蓄电池、铁镍蓄电池、银锌蓄电池、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温差电池、核电池、锂电池等,由于锂电池具有单体电池电压高,能量大,储存寿命长,高低温性能好等优点,锂电池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生产厂家在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时,在极耳的位置大多采用电焊或激光焊接的方式将极片间固定连接,不过采用这种方式在生产锂离子动力电池时,容易使极片烧毁、散片和击穿,严重影响生产出的电池的质量,且极耳不易更换,维修麻烦;另外,现有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结构设置不合理,使用时容易发烫,散热性能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散热性能好、极耳易更换,维修方便的改进型锂离子动力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上设置有极耳,所述极耳上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上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极耳通过螺钉与电池本体连接固定;所述电池本体上端面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根散热凸条,每条散热凸条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槽;所述电池本体左右两端面上均焊接有铝散热箱,所述铝散热箱内设置有散热液,且铝散热箱上端面上设置有加液口,所述加液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极耳采用螺钉连接,装拆容易,极耳易更换,维修方便,且在螺钉上套接有复位弹簧,使得螺钉固定可靠,不易松动,使用寿命长;散热凸条和铝散热箱设置合理,使得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性能好,散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本体由复数片正极片、负极片交错叠加组成,所述极耳包括正极耳和负极耳,所述正极耳由铝薄片制成,所述负极耳由铜薄片制成。通过本设置,结构设置更加合理,工作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的纵截面均为“L“字形结构。通过本设置,正极耳和负极耳结构设置合理,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正极耳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且正极耳厚2mm。通过本设置,正极耳连接方便,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极耳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且负极耳厚1.5mm。通过本设置,负极耳连接方便,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极耳采用螺钉与极片连接,装拆容易,极耳易更换,维修方便,且在螺钉上套接有复位弹簧,使得螺钉固定可靠,不易松动,使极耳和极片间连接更加牢固,接触可靠性强,接触电阻小,提高电池性能稳定性,使用寿命长;散热凸条和铝散热箱设置合理,使得锂离子动力电池散热性能好,散热效率高。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改进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所述电池本体1上设置有极耳2,所述极耳2上设置有螺钉3,所述螺钉3上套接有复位弹簧4,所述极耳2通过螺钉3与电池本体1连接固定;所述电池本体1上端面上一体设置有若干根散热凸条11,每条散热凸条11上设置有若干个散热槽111;所述电池本体1左右两端面上均焊接有铝散热箱5,所述铝散热箱5内设置有散热液,且铝散热箱5上端面上设置有加液口51,所述加液口51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
所述散热液为普通的自来水或蒸馏水;本实施例电池本体1上端面上一体设置有8根散热凸条11,每条散热凸条11上设置有5个散热槽111。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电池本体1由复数片正极片、负极片交错叠加组成,所述极耳2包括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所述正极耳21由铝薄片制成,所述负极22耳由铜薄片制成。
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的纵截面均为“L“字形结构。所述正极耳21和负极耳22的折弯段上均设置有螺钉孔,每个极耳上的螺钉3穿过螺钉孔后与电池本体1的极片连接。
所述正极耳21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11,且正极耳211厚2mm。
所述负极耳22中部设置有第二连接孔221,且负极耳221厚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博瑞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博瑞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4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