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83701.X | 申请日: | 2015-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3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梅毅;何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明科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F23L9/00;C01B25/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 地址: | 31330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烧塔。
背景技术
燃烧塔是目前工业上常用的一种设备,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航空、机械等领域。其作为主要能源的转化方式之一,性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固体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常因为与空气混合不充分,燃烧梯度大等原因,导致固体燃烧不充分,燃烧尾气中含有大量未燃烧完全的固体微粒,直接排放空气将对人民的居住环境产生巨大危害。
同时燃烧塔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燃烧热,热量与外部间接换热排出,未能充分回收利用燃烧热,不符合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燃烧塔存在的燃烧物与空气难以混合均匀,充分回收燃烧放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塔,通过设置在燃烧塔上的多层压缩空气入口使得固体物充分燃烧,具有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烧塔,所述燃烧塔包括具有腔体的膜式换热壁以及设置在膜式换热壁上下端面的环形上集箱和集箱,所述膜式换热壁由多根上升管与连于各管之间的换热翅片构成,所述上集箱上端设有上封头,集箱下端设有下封头,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燃烧气体出口,上封头上方设有汽包,所述汽包上设有补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膜式换热壁外侧设有至少两根下降管和至少两根蒸汽导管,所述上升管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集箱、下集箱相连,所述蒸汽导管的上下端分别与汽包和上集箱相连,所述下降管的上下端分别与汽包和下集箱相连,所述上封头设有若干个用于喷射干燥压缩空气的上层喷射口,侧部设有若干个用于喷射干燥压缩空气的中层喷射口,下部设有若干个同时喷射高温燃烧物和干燥压缩空气的下层喷射口。
作为优选,所述上层喷射口和中层喷射口均为2-6个,所述下层喷射口为1或2个。
作为优选,所述下层喷射口呈V形,包括第一喷射口和第二喷射口,第一喷射口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第二喷射口用于喷射高温燃烧物。
作为优选,所述膜式换热壁腔体内壁、上封头和下封头内壁、燃烧气体出口材质均为奥氏体不锈钢,是为了防止燃烧生产的腐蚀性其他腐蚀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在燃烧塔上的多层喷射口,使得高温燃烧物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使其充分燃烧,减少燃烧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含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上层喷射口,2、中层喷射口,3、下层喷射口,31、第一喷射口,32、第二喷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燃烧塔,所述燃烧塔包括具有腔体的膜式换热壁以及设置在膜式换热壁上下端面的环形上集箱和集箱,所述膜式换热壁由多根上升管与连于各管之间的换热翅片构成,所述上集箱上端设有上封头,集箱下端设有下封头,所述上封头的顶部设有燃烧气体出口,上封头上方设有汽包,所述汽包上设有补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膜式换热壁外侧设有至少两根下降管和至少两根蒸汽导管,所述上升管的上下端分别与上集箱、下集箱相连,所述蒸汽导管的上下端分别与汽包和上集箱相连,所述下降管的上下端分别与汽包和下集箱相连,所述上封头设有6个用于喷射干燥压缩空气的上层喷射口1,侧部设有6个用于喷射干燥压缩空气的中层喷射口2,下部设有2个同时喷射高温燃烧物和干燥压缩空气的下层喷射口3,所述下层喷射口3呈V形,包括第一喷射口31和第二喷射口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膜式换热壁腔体内壁、上封头和下封头内壁、燃烧气体出口材质均为奥氏体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高温燃烧物通过设置在下层的第二喷射口32进入燃烧塔中,干燥压缩空气分别从第一喷射口31、中层喷射口2和上层喷射口1喷入。高温燃烧物在下层燃烧,产生大量未燃烧完全的燃烧混合气体,并在燃烧塔内上升,当燃烧混合气体与中层喷射口喷入2、上层喷射口喷入1的压缩空气混合时,里面未燃烧完全的固体颗粒再次燃烧,从而使得燃烧物充分燃烧,减少尾气中固体微粒含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燃烧所放出的反应热通过辐射换热的形式被燃烧塔上的上升管吸收,从而形成气水混合物,其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下降管内水密度小,从而在上升管和下降管内形成压力差,使得下降管内水下降进入下集箱,上升管内气水混合物上升进入上集箱,并通过蒸汽导管进入汽包完成气液分离,所得蒸汽经蒸汽出口输出回收;水经下降管再次进入下集箱中,从而进行循环。所述补水口用于给装置补充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明科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明科工程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37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环冷余热锅炉的烟管组件
- 下一篇:一种L形波片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