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3305.7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1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忠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人工 椎间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假体器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颈椎、腰椎或胸椎手术主要分为融合与非融合两大类,下面以颈椎为例进行说明。
颈椎非融合主要有颈椎人工椎间盘、颈椎人工髓核,目前两者已有临床产品,但有移位、脱落、下沉、骨化融合等并发症,不被临床广泛应用。
融合手术主要为颈椎钢板螺丝钉系统,系统是由颈椎钢板、螺丝构成的静态固定。将钢板置于上下两椎体之间,椎间隙植入骨、椎间融合器等融合材料,螺丝钉固定钢板,将病变上下节段的椎体融为一体,形成静态固定系统。该方法必须彻底清除病变椎间隙的椎间盘髓核和软骨终板,并在该间隙中植入自体骨或其他骨替代材料,以达到使两椎体融合为一体的最终目的。这种静态固定和最终的椎体间融合,牺牲了病变脊柱功能单元的活动功能,不符合人体脊柱的生物学原理,并产生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加速退行性病变等一些并发症,给病人留下痛苦。
为了克服现有的人工椎间盘、人工髓核手术后移位、脱落、下沉、骨化融合等并发症;钢板螺丝钉系统静态固定牺牲脊柱运动功能、需要彻底清除椎间盘髓核和软骨终板、同时必须在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后期邻近节段退变加速的不足,需要实用新型一种人工椎间盘系统,用该假体结构创新式的替代病变的椎间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固定可靠的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采用该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可恢复并维持正常关节椎间盘的功能和高度,并能稳定脊柱、恢复和维持椎间隙的高度和椎间孔容积,而且能保留椎间盘的运动功能、减缓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变和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包括:依次相接的人工椎间盘假体、假体柄、椎间盘底座和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包括用于旋入椎体的外螺纹,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内还包括与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的外部连通的腔体。采用这种结构,人工椎间盘假体通过依次相连接的假体柄、椎间盘底座、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和相邻椎体形成生物自锁型的单侧固定;外螺纹便于近期的安装固定,腔体填充自体骨后可与身体骨组织形成长期的生物固定,固定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包括:一个外圆弧柱面、一个内圆弧柱面、两块连接平面和一个网状的端盖;内圆弧柱面位于外圆弧柱面内,内圆弧柱面和外圆弧柱面之间通过两块连接平面相接,内圆弧柱面、外圆弧柱面、连接平面之间围成腔体;端盖覆盖外圆弧柱面和内圆弧柱面的同一端;外圆弧柱面的外侧设有外螺纹,内圆弧柱面的内侧设有内螺纹,第一锁定螺丝旋入该内螺纹,椎间盘底座夹紧于第一锁定螺丝和端盖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外圆弧柱面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腔体内自体骨通过通孔与外圆弧柱面外的骨组织长成一体实现生物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假体柄和椎间盘底座之间可拆卸式连接,便于人工椎间盘假体的维护和更换,更换时只需拆除人工椎间盘假体和假体柄。
作为一种优选,椎间盘底座包括底盘和固定杆;圆盘形的底盘上设有一个沿着半径方向布置的带有内螺纹的安装槽,第二锁定螺丝旋入安装槽中,放入安装槽中的假体柄的尾部被第二锁定螺丝顶紧在安装槽中且位于底盘的圆心位置;固定杆位于底盘的偏心位置,横截面为矩形的固定杆置入内圆弧柱面内。采用矩形的固定杆可防止固定杆的转动,定位可靠。
作为一种优选,底盘的正对人工椎间盘假体的一侧为凹面,曲度与人工椎间盘假体的形状一致,底盘的正对椎体的一侧的形状与椎体表面相应,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紧凑,符合人的身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人工椎间盘假体的底部中心设有形状与假体柄的头部相应的安装腔,球形的假体柄的头部卡入安装腔中,人工椎间盘假体和假体柄的头部之间形成关节;假体柄的尾部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杆。采用球形的假体柄和安装腔结构,假体柄卡入安装腔后,即可连接固定,同时人工椎间盘假体相对于假体柄可像关节似地转动。
作为一种优选,腔体内填充自体骨或植骨材料,便于和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外的身体骨组织形成生物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人工椎间盘假体采用聚乙烯高分子材料;假体柄、椎间盘底座、螺旋形网状固定支架、第一锁定螺丝、第二锁定螺丝采用同一种钛合金。
生物自锁型人工椎间盘系统的应用,应用于颈椎、腰椎或胸椎。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忠,未经李志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33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