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纤维增强材料环形试样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2780.2 | 申请日: | 2015-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77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坚;崔峰波;沈伟锋;蒋斌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2 | 分类号: | B29C70/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增强 材料 环形 试样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增强材料环形试样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ASTMD2344《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及其层压制品的短梁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中,没有提及聚合物试样的成型方法,复合材料的成型方式对性能测试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常用的操作为:通过人工浸胶后再进行手工绕至成型的模盘上,这种成型操作不仅纱线排列不均匀而且环的表面粗糙,同时对于纤维含量的控制也无法掌握,导致对环的性能测试离散较大,对测试数据的真实性造成巨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人工浸胶后再进行手工绕至成型的模盘上的操作存在的纱线排列不均匀而且环的表面粗糙,同时对于纤维含量的控制也无法掌握,导致对环的性能测试离散较大,对测试数据的真实性造成巨大影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张力控制均匀、浸胶良好、纤维含量控制稳定、纤维纱线排列均匀的纤维增强材料环形试样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材料环形试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张力控制装置、变频排线机、绕线装置、带计数控制板的计数控制器和带变频控制板的变频控制器,所述的箱体前挡板底部装有上部敞口的浸胶槽,所述的浸胶槽内装有胶液;位于所述的浸胶槽上方的前挡板上固接按压件和张力控制装置,所述的按压件配有用于压住纱线并保证纱线浸入槽内胶液的滚轮;所述的变频排线机和所述的绕线装置装在所述的箱体内,所述的变频排线机的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有带排线杆的偏心轮;所述的变频排线机的排线杆、所述的绕线装置的输出轴分别从前挡板的孔中穿出,所述的绕线装置的输出轴的端部装有用于绕线的环模盘;所述的计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设置在所述的环模盘处的计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相连,所述的计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计数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所述的计数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与相应的控制按钮电连;所述的变频排线机的驱动电机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的绕线装置的驱动电机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的变频控制器相应的信号输出端接口相连;所述的变频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的变频控制板上的控制旋钮电连。
所述的按压件与所述的出纱口之间的前挡板上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轮。
所述的按压件与出纱口之间的前挡板上装有两个导向轮,分别命名为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其中第一导向轮设置在出纱口处,第二导向轮设置在按压件处。
所述的张力控制装置与所述的变频排线机之间的前挡板上装有至少一个导向轮。
所述的张力控制装置与所述的变频排线机之间的前挡板上装有两个导向轮,分别命名为第三导向轮和第四导向轮。
所述的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件、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第一张力辊的安装轴和第二张力辊的安装轴平行卡入固定件的安装槽内。
所述的第一张力辊的安装轴与所述的第二张力辊的安装轴所在的平面为竖平面,并且所述的第一张力辊位于所述的第二张力辊的上方,保持所述的第一张力辊外圆表面与所述的第二张力辊外圆表面相切。
所述的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计数器复位按钮,所述的启动按钮、停止按钮和计数器复位按钮分别与所述的计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应端口电连。
工作过程:纱线从出纱口抽出之后,先绕到第一导向轮上,然后再绕到第二导向轮上,之后绕到滚轮下端浸入浸胶槽内的胶液中,然后再穿过第一张力辊和第二张力辊之间的缝隙对多余的胶液进行刮除,然后绕到第三导向轮上,从第三导向轮绕下来绕到第四导向轮后搭到变频排线机的排线端对纤维纱线进行均匀的分布排列后,精确地缠绕在有计数控制器和变频控制器控制的环模盘上,张力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张力辊的直径大小来控制张力的大小;变频排线机通过变频控制的电机带动偏心轮来实现排线的运动轨迹;计数控制器通过计数控制板来控制纱线缠绕在环模盘的缠绕圈数;并通过控制变频排线机的驱动电机的转动转速控制排线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张力控制装置、变频排线控制纱线排列、计数装置和变频控制的动力转动来实现纤维增强材料环形试样缠绕成型,能够使试样成型达到:张力控制均匀、浸胶良好、纤维含量控制稳定、纤维纱线排列均匀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石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巨石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2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臭氧发生器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