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降噪调节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80301.3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0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李立光;陈传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精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47/02;F16K2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调节 球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温降噪调节球阀。
背景技术
调节球阀是一种直角回转式调节阀,它由GT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单、双作用)和V形球阀二部分组成。其密封形式主义有软密封和金属硬密封二种。由于气动V形调节球阀为直角回转式结构,当阀芯相对于阀座旋转时具有较强的剪切作用,因此尤其适用于带有纤维和微小颗介质的调节控制。被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电力、造纸、冶金等行业。现有调节球阀,主要有阀体、阀座、球体、阀杆、阀盖等组成。常见的缺点是不能降低压力、减小噪音、控制流速。
经检索,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210105896.0)公开了降压降噪V型调节球阀,它包括阀体、阀座、降压降噪V形调节球体、阀杆和阀盖,阀盖经密封圈安装在阀体上,降压降噪V形调节球体、阀座安装阀体的阀腔内,阀杆连接降压降噪V形调节球体;降压降噪V形调节球体的一侧上开有足够的V形孔,同时开有许多曲折小孔,V形孔与曲折小孔相通。相应的降低了介质的压力、噪音、流速,不过其效果相对比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温降噪调节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温降噪调节球阀,包括定位器、气缸执行器、阀体、副阀体、阀杆和球体,其特征在于,定位器连接于气缸执行器上端,阀杆上端与气缸执行器的输出端相连,阀杆下端伸入阀体内与球体相固定,副阀体上开有流出通道,阀体上开有流入通道,副阀体与阀体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阀体的流入通道内固定有阀座,球体两端分别与副阀体和阀座抵靠,阀座与阀体之间还设有降噪板,降噪板与阀体之间设有弹簧。
定位器用于提高调节阀的定位精确及可靠性,气缸执行器提供球阀开闭的输出动力。副阀体与阀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便于操作人员的拆装及维护,降噪板具有若干个,降噪板与阀体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用于自行调节降噪板之间的紧密性。气动执行器带动阀杆转动,阀杆再带动球体转动,球体的转动完成调节球阀的关闭及打开,当球体转动至全开角度时,介质从阀体流入通道流入,然后通过降噪板进行减速,起到降低噪音分压的作用。可有效避免了气蚀、闪蒸及空化等恶劣工况的发生,使得调节球阀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得到了保证。
所述降噪板呈圆板状,降噪板的板面上开有若干通孔。
采用以上结构,将通过降噪板的介质进行分流,起到了降噪减速分压的作用,间接的提高了调节球阀的使用寿命。
所述降噪板具有三块,依次堆叠在一起。
采用以上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对过往流动介质的降噪与分压,提高了工作环境质量。
阀体与副阀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采用以上结构,大大提高了阀体与副阀体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介质从了阀体与副阀体之间的间隙溢出。
阀杆下端套有止推垫,止推垫位于阀体内。
与球体上端连接的阀杆具有凸出的环形挡沿,环形挡沿上端与止推垫相互抵靠,当阀杆在向上偏移时,止推垫可以通过环形挡沿间接限制阀杆向上偏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高温降噪调节球阀的优点在于本高温降噪调节球阀采用多级降噪板,有效降低介质流速、压力及噪音,具有比较全面的优点,密封性能可靠,启闭迅速,寿命长久,调节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高温降噪调节球阀的剖视图。
图2是高温降噪调节球阀中降噪板的剖视图。
图中,1、定位器;2、气缸执行器;3、阀体;4、副阀体;5、阀杆;6、球体;7、流出通道;8、流入通道;9、螺栓;10、阀座;11、降噪板;12、弹簧;13、通孔;14、密封垫;15、止推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精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精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803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