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石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9634.4 | 申请日: | 2015-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35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晟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5/00 | 分类号: | B24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石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精机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油石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承的加工中,当需要对轴承内的沟道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经常需要对轴承内沟道进行打磨操作,一般采用超精机实现打磨操作,在打磨时,需要用到油石作为打磨工具,油石与轴承内沟道或者外沟道抵接,实现轴承内沟道或者外沟道的打磨。
目前,现有的超精机油石夹紧机构一般是采用螺纹锁死。一般的方法是在夹持座上攻一个丝孔,用螺钉通过丝孔挤压油石垫片来实现夹紧油石的目的。公知的这种结构夹紧力不可调,太大容易压碎油石,太小起不到夹紧的作用,适应性差。因此,申请号为201220375477.4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超精机油石夹紧机构,在油石和螺钉之间增加了一个弹簧,通过调整弹簧的压紧长度,实现弹簧对油石的夹紧力的调节。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油石是消耗品,当超精机加工了一段时间过后,油石会发生磨损,为了保证加工精度,需要将油石向外拔出一点,补偿油石与轴承沟道之间的间隙,现有的油石夹紧机构,由于油石通过螺钉被固定在了夹持座内,因此,想要调节油石的伸出量十分麻烦,需要先停机,然后将螺钉松开之后,再将油石从夹持座内伸出,油石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再通过螺栓固定住,操作十分麻烦,而且需要停机才能进行操作,降低了加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石夹紧装置,不仅可以对油石进行夹持而且可以十分方便的调节油石的伸出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石夹紧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超精机内的夹持座以及沿竖直方向滑移设置在夹持座上的油石,所述夹持座上设有用于保持油石与夹持座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部件,所述夹持座上还设有驱动油石向下滑动的移位部件。
较佳的,所述移位部件包括滑移设置于夹持座内的压块,所述压块与油石始终保持抵接,所述压块上连接有驱动压块向下滑动的驱动部件。
较佳的,所述夹持座上设有供油石滑移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内壁上与油石贴合设有硬质合金钢。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滑移设置于压块内的抵接块,所述压块内设有驱动抵接块与油石始终保持抵接的弹簧。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夹持座外壁上的弹片,所述弹片上设有与油石始终抵接的压头。
较佳的,所述夹持座上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一端与贯穿槽相通,另一端延伸至夹持座外部,所述压头设置于连通槽内。
较佳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压块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夹持座上设有供压块滑移的引导槽。
较佳的,所述压块顶部设有让位缺口。
较佳的,所述压块上设有卡口,所述卡口的顶面与油石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的时候,移位部件可以驱动油石滑动,同时定位部件还可以将油石固定设置在夹持座内,通过在夹持座上设置移位部件,可以实现油石的自动伸出,不需要停机再将油石拆卸下来,调整油石的位置,只需要通过移位部件,即可十分方便的实现油石位置的调节,设置定位部件,可以使油石在夹持座上的位置保持确定,避免油石由于重力作用从夹持座内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油石夹紧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爆炸图一(采用弹片作为定位部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油石夹紧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爆炸图二(采用弹片作为定位部件)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油石夹紧装置实施例的装配视图(采用抵接块作为定位部件);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油石夹紧装置实施例的装配爆炸图(采用抵接块作为定位部件);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油石夹紧装置实施例的压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座;11、贯穿槽;12、引导槽;13、连通槽;2、弹片;21、压头;22、倒角结构;3、压块;31、卡口;311、顶面;312、侧面;3121、沉孔;32、让位缺口;4、油石;5、活塞杆;6、弹簧;7、抵接块;8、硬质合金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油石夹紧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晟机械(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日晟机械(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96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