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压条件下凝胶吸液率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8806.6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82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买买提江·依米提;艾买提江·沙吾提;巴努古丽·多来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4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 条件下 凝胶 吸液率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压条件下吸液率测定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加压条件下凝胶吸液率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凝胶类材料在各个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保证水凝胶类材料原有的良好吸水和保水性能的基础上,对水凝胶类材料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改性而提高其吸水速度,耐盐性能,凝胶强度和热稳定性能等已成为国内外主要的研究热点之一。水凝胶类材料吸液性能是评价水凝胶类材料其它性能的基础,良好的吸液性能是水凝胶类材料应该满足的最基本要求,显然,水凝胶类材料吸液率的测定方法极其重要。目前常用的测定吸液率的传统方法有:筛子过滤法、布袋过滤法、纱布过滤法等。但这些方法只能体现水凝胶类材料在无压力条件下的吸液性能,而实际应用过程中,如在农业、林业以及尿不湿、妇女卫生巾等卫生材料中应用时,水凝胶类材料往往是在有压力条件下吸液的,上述传统方法趋于理想化,不能更好的反映水凝胶类材料实际吸液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压条件下凝胶吸液率测定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中水凝胶类材料在无压力条件下测得的吸液性能不能更好的反映实际吸液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加压条件下凝胶吸液率测定装置,包括培养皿、多孔滤板、纱布、圆筒、罐体和砝码,在培养皿内座有多孔滤板,多孔滤板的顶部高度低于培养皿顶部高度,在多孔滤板上置有纱布,在纱布上置有圆筒,在圆筒内置有能压在凝胶样品上的罐体,在罐体内置有砝码。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多孔滤板为多孔有机玻璃滤板。
上述纱布为尼龙纱布。
上述纱布的外端密封固定在圆筒外侧。
上述圆筒为有机玻璃圆筒。
上述罐体为尼龙罐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在罐体上增加负载,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测定凝胶的吸液率及吸液速率,测量结果更加准确,更好的反映了凝胶的实际吸液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培养皿,2为多孔滤板,3为纱布,4为圆筒,5为罐体,6为砝码,7为凝胶样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加压条件下凝胶吸液率测定装置包括培养皿1、多孔滤板2、纱布3、圆筒4、罐体5和砝码6,在培养皿1内座有多孔滤板2,多孔滤板2的顶部高度低于培养皿1顶部高度,在多孔滤板2上置有纱布3,在纱布3上置有圆筒4,在圆筒4内置有能压在凝胶样品上的罐体5,在罐体5内置有砝码6。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加压条件下凝胶吸液率测定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根据需要,多孔滤板2为多孔有机玻璃滤板。
根据需要,纱布3为尼龙纱布。尼龙纱布的孔的目数一般为100目。
如附图1所示,纱布3的外端密封固定在圆筒4外侧上。其可采用绳子绑扎、皮筋绑扎等形式固定。
根据需要,圆筒4为有机玻璃圆筒。
根据需要,罐体5为尼龙罐体。
使用时,先将多孔滤板2放置在培养皿1中,将纱布3封闭的圆筒4的一端放置在多孔滤板2上,将称好的凝胶样品7均匀放置在纱布3的表面上,用罐体5压载凝胶样品7,将所需的砝码6放置在罐体5内,然后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或盐水灌到培养皿1里,溶胀到一定时间后,称溶胀凝胶样品7的重量,从而计算凝胶样品7吸液率。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大学,未经新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88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