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8632.3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1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宋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东方 |
主分类号: | F04C29/04 | 分类号: | 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46167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螺杆 真空泵 液体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螺杆真空泵,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立式螺杆真空泵只有一级腔体,腔体内有一对相互啮合的左右旋转螺杆腔体。腔体在工作过程中,螺杆不停的转动吸入、运输、排放气体。不停的与气体分子摩擦、碰触,造成泵内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冷却效果不好,极易造成排气口温度过高,轴承、油封的损坏,螺杆热变形后卡死。
现有技术中,螺杆真空泵腔体内的水腔结构不合理,致使水循环不畅、隔板上几个断续冷却水槽。冷却效果不理想,关键部位如油封位轴承位,根本冷却不到。并且冷却槽是断续的,在冬季,停机时,腔体内冷却水容易排放不净,易造成冻裂腔体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包括顶盖、腔体、底板、底座、齿轮箱、螺杆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腔体、底板、底座、齿轮箱均设有冷却水腔,合装后各部件上的冷却水腔通过冷却水槽相互连通,所述冷却水腔或冷却水槽连通到需冷却的部位。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由于顶盖、腔体、底板、底座、齿轮箱均设有冷却水腔,合装后各部件上的冷却水腔通过冷却水槽相互连通,冷却水腔或冷却水槽连通到需冷却的部位,通入冷却循环液体可以达到较好的腔体散热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水腔,2—清洗液入口,3—进气口,4、5—腔体水腔,6、7—底板水腔,8—底座水腔,9—进出水口,10—齿轮箱水腔,11—油封,12-螺杆,13-陶瓷轴套,14-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顶盖、腔体、底板、底座、齿轮箱、螺杆轴,所述顶盖、腔体、底板、底座、齿轮箱均设有冷却水腔,合装后各部件上的冷却水腔通过冷却水槽相互连通,所述冷却水腔或冷却水槽连通到需冷却的部位。
所述腔体的冷却水腔内设计有8个上下连通的冷却水槽。
所述冷却水腔和冷却水槽的周边设有密封圈槽。
所述冷却水腔內设有加强筋。
所述需冷却的部位包括以下任一处或多处:
所述顶盖中间位置的轴承和油封、所述底板中间的轴承和油封,所述螺杆轴上的密封件、所述底座中部的轴承和油封。
本实用新型的立式螺杆真空泵液体冷却装置,应用于真空获得领域方面的立式螺杆真空泵的液体冷却,本装置设计在螺杆真空泵各个易发热壳体铸件上。上下各个铸件组装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封闭式循环空腔。空腔内通入冷却循环液体以达到腔体散热降温的效果。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所有在工作中产生高温的真空泵零部件,包括顶盖,腔体,底板,底座,齿轮箱均设有上下交错联通的冷却水腔。具体包括
在腔体的水腔内设计有8个连通的冷却水槽上下级铸件的冷却水槽保持一致上下联通,保证水流通畅,没有死水现象。
顶盖中间位置安装轴承油封,冷却水槽内部铸空延伸到轴承油封附近,以达到更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为防治冷却液从冷却槽内溢出,在冷却槽周边设有密封圈槽。
底板中间安装轴和油封,螺杆轴旋转与密封件摩擦极易产生高温。冷却水槽内部铸空尽量延伸到轴封附近。以达最佳降温效果。
底座中间轴孔位安装轴承,冷却水槽尽量向内部延伸铸空增加冷却液容量。
所述各级铸件內均匀分部着冷却槽或空腔,大的冷却腔內设有加强筋以增强铸件强度。
在与螺杆传动轴相接触的支撑,扶正部位零部件能向内镂空的尽量铸空以增加冷却液储存量,象顶盖,底板,底座等关键部件。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螺杆真空泵冷却散热不到位的问题。延长泵的寿命,工作平稳性。
综合上面所述螺杆真空泵循环冷却系统装置工作流程详述如下:
在腔体各个铸件上冷却水槽与上下级铸件的冷却水槽保持一致上下联通,装配到一起形成一封闭的回旋曲折的循环水腔。
来自冷却储存罐的冷却液从齿轮箱进水口进入齿轮箱水腔,灌满后上升依次进入底座水腔——底板水腔——腔体内部——最后溢满顶盖通过顶盖上端出水口排出流回冷却液储存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东方,未经宋东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8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