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7907.1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27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贇;施国伟;胡波;王洋;章俊;王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G02B1/14 | 分类号: | G02B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镜片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膜,具体地说,是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代替了传统的生活方式。网上冲浪、网上社区、电脑游戏、电视剧、视频等静态行为充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了用眼负担,引起用眼过度,出现眼干、眼涩、眼胀、眼痛、怕光、视力模糊、视力降低、失眠或记忆力减退等视疲劳症状,久而久之极易变成近视眼。
近视对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为其带来诸多不便,尤其对有近视医生带来不便,临床上的一线医师在手术时,经常会接触血液、尿液等体液。其血液、尿液难免会飞溅到近视医师的眼镜上,镜片受到血液或尿液的污染,使得镜片模糊;手术医生不得不清洗眼镜,对镜片会有刮伤,磨损,缩短了眼镜的使用寿命。
另外,泌尿外科医师在做腔镜下钬激光碎石时,需要在密切注视手术屏幕上的钬激光发出的光线,其钬激光对眼睛有光辐射损害,长久工作下,容易使得医生眼睛疲劳,影响手术操作;目前患近视的医生为避免上述产生的问题,选择使用防护镜,但防护镜存在以下不足,防护镜太重太复杂,不是一次性使用,戴眼镜的医生用起来十分不便。
其次,现有的眼镜通常为玻璃镜片或树脂镜片,镜片受客观环境如温度变化容易使得镜片模糊,在镜片表面形成雾气,清晰度低,使得医生在手术中无法操作;
再者,虽然现在已有可同时安装两层镜片的眼镜,其中外层镜片可以翻起,对内层镜片具有保护作用,但该眼镜重量重,造价高、不易携带,因而难以推广。
综上所述,近视为医生工作中的一大困扰,对医生和患者均都较大的影响,如何使得保护近视眼镜不受客观环境影响,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清晰度高、可以防雾、防辐射,抗疲劳的一次性镜片保护膜,而关于这种镜片保护膜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晰度高、可以防雾、防光辐射,抗疲劳的一次性镜片保护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粘结层、防光辐射层、抗冲击层;所述的抗冲击层位于外表面;所述的粘结层位于内表面;所述防光辐射层位于抗冲击层为粘结层和抗冲击层之间;所述保护膜上还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呈马蹄形,位于膜体边缘;所述固定部与膜体是一次整体成型的;所述固定部至少有四个。
所述保护膜呈长方形。
所述保护膜设有鼻架圆弧段。
所述膜体厚度为0.1mm-0.4mm。
所述粘结层、防光辐射层、抗冲击层一次整体成型,其形成的膜体为透明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保护膜为透明结构,清晰度高;
2、保护膜粘贴在镜片上,近视医生工作过程中,能够避免其手术中的血液、尿液等飞溅到眼镜镜片上,避免镜片污染
3、另外,保护膜可以防止镜片因客观环境的温度变化,致使在镜片上形成雾气,保护膜具有防雾气的作用,保证近视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视野清晰;
4、保护膜上设有防光辐射层,医生在做输尿管镜下运用钬激光碎石时,避免其钬激光对医生的辐射;
5、保护膜上设有固定部,使得保护膜在粘贴时,粘附效果好,不需要保护膜时,拆下保护膜时不会在镜片上留下花印;
6、保护膜为一次性使用,成本低,易于临床上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截面剖视图。
附图2为保护膜平面展开图。
附图3为保护膜与眼镜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4为保护膜另一种平面展开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与镜片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膜体11.粘结层
12.防光辐射层13.抗冲击层
14.固定部2.镜片
3.鼻架圆弧段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截面剖视图。一种一次性镜片保护膜,所述保护膜包括膜体1;所述膜体1厚度为0.1mm-0.4mm;所述膜体1包括粘结层11、防光辐射层12、抗冲击层13;所述的抗冲击层13位于外表面;所述的粘结层11位于内表面;所述防光辐射层12位于抗冲击层13为粘结层11和抗冲击层13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7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鼠野战光缆
- 下一篇:一种微剂量人体安全快速检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