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7325.3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田林;樊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具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插管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用的软管自动注头机,入管用带锥度的圆柱体,或者是直接 压软管的尾部。这些方法都会碰倒稍微变形的软管,或者和芯棒配合稍微 偏紧的软管,难以入管的问题。还有在入管的时候不能停留的问题,需要 提前在入管前先对位后再插入,难免会有误差从而引起对位不准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机概 率小、生产效率高的插管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管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插管器外壳,具 有上层部和下层部;滑套,套装在下层部内,与下层部的内部相贴合;塞 打螺丝,上端设置在上层部内,下端设置在下层部内;滑芯,套装在塞打 螺丝的下端,与滑套的内侧相贴合;以及压缩弹簧,套装在塞打螺丝上, 下端与滑芯的顶部相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管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插管器外壳与 滑套之间为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管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滑芯与滑套之 间为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管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滑芯与插管器 外壳的下层部用等分镂空的方式相互避让,形成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管器,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插管器外壳的 外径大于所插软管的外径,滑芯的最大外径大于所插软管的内径。
实用新型作用和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插管器,直接内芯插入软管内部用内涨紧的方 法,保持软管的形状,确保软管可以完整的成型的插入芯棒,用这种方法 也可以避免让软管的外表面被檫伤或损伤的风险,让自动柱头机入管难的 问题得到解决,大大减少自动注头机的停机概率,提高了自动注头机的生 产效率,减少了人工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插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插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插管器作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插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插管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插管器具有:插管器外壳1、滑套2、塞打螺丝3、 滑芯4和压缩弹簧5。
插管器外壳1具有上层部1-1和下层部1-2。
上层部1-1和下层部1-2都呈圆筒状。上层部1-1的直径小于下层部 1-2,形成一个类似酒瓶的形状。
滑套2呈圆筒状套装在下层部1-2内,与下层部1-2的内壁相贴合。 滑套2与插管器外壳1之间为过盈配合,滑套2不能在插管器外壳1的内 壁上移动。
塞打螺丝3为圆柱形长杆,上端设置在上层部1-1内,与上层部1-1 的顶部固定,下端设置在下层部内1-2,底部具体同一个固定头。
滑芯4套装在塞打螺丝3的下端,与滑套2的内壁相贴合。塞打螺丝 3的插入滑芯4的中心,上端与塞打螺丝3的固定头相抵。滑芯4与插管 器外壳1的下层部1-2用等分镂空的方式相互避让,形成间隙配合。滑芯 4与滑套2之间为间隙配合,滑芯4可以在滑套2的内壁轴向来回滑动, 靠塞打螺丝3的固定头做限位。
压缩弹簧5套装在塞打螺丝上,下端与滑芯4的顶部相抵,用来复位 滑芯4。
插管器外壳1的外径大于所插软管的外径,滑芯4的最大外径大于所 插软管的内径,用于限位软管,和定位软管。
当软管用送料器送到插管器上方的时候,整个插管器向下运动。
滑芯4在压缩弹簧5的作用下,由于带有比较大的斜度的锥度,很容易插 入的软管中。滑芯4的尺寸比软管的内径大是过渡配合,由于软管为塑料 材质可以承受一点变形量而且还可以很快的恢复。由于插管器外壳1的尺 寸比软管外径大,软管就会在接触到插管器外壳1的时候停止住。这时候 插管器继续向下运动,同时带动软管向下,软管顺利的插入芯棒,当滑芯 4接触到芯棒的时候,自动的退缩到插管器外壳1的内部,软管顺势退出 插管器。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具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具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7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域机器人移动定位系统架构
- 下一篇:剪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