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流量传感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76404.2 | 申请日: | 2015-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4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郭建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吉泰克燃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05 | 分类号: | G01F1/05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流量传感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流量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流量传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水流量传感器主要由铜阀体、水流转子组件、稳流组件和霍尔元件组成,它装在热水器的进水端用于测量进水流量。当水流过转子组件时,磁性转子转动,并且转速随着流量成线性变化。霍尔元件输出相应的脉冲信号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判断水流量的大小。旧式流量传感器的结构,转子是直接套设在转轴上的,前段并没有任何定位结构,在组装传感器时,转子很容易就会从转轴上滑落,影响安装和生产的效率;通常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在转子前端和阀体内分别设置耐磨镶件和塑料轴承,用于耐磨和定位,但在装配和加工时往往会产生误差,使得转子在阀体内转动时不稳定,容易发生晃动,出现很大的噪音,同时也增大了转子的磨损,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内部组件一体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摩擦损耗和噪音,提高产品耐用度的新型流量传感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与所述外壳体相适配的涡轮堵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涡轮堵头上的钢轴以及套设在所述钢轴上的空心涡轮,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心涡轮相适配的内腔,在所述空心涡轮前端面处设置有套设在所述钢轴上的垫圈,工作时所述垫圈位于所述空心涡轮与所述内腔的壁面之间,所述垫圈与所述钢轴之间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钢轴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垫圈相配合的卡槽,在位于所述卡槽前端的钢轴头上还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的,在所述壁面上与所述钢轴头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大小与所述钢轴的大小相一致。
更进一步的,所述涡轮堵头与所述外壳体相接处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与所述外壳体相适配的涡轮堵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涡轮堵头上的钢轴以及套设在所述钢轴上的空心涡轮,所述外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心涡轮相适配的内腔,在所述空心涡轮前端面处设置有套设在所述钢轴上的垫圈,工作时所述垫圈位于所述空心涡轮与所述内腔的壁面之间,所述垫圈与所述钢轴之间转动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空心涡轮与壁面之间加设了一块所述垫圈,减少了所述空心涡轮在所述内腔里的活动空间,从而降低其工作时的晃动;同时所述垫圈是可以在所述钢轴上转动的,当本实用新型开始工作时,所述垫圈和所述空心涡轮一起旋转,这样相对于以前涡轮直接与静止的壁面相接处而言,大大降低了摩擦损耗,也免去了耐磨轴承;所述垫圈也能将所述空心涡轮与所述涡轮堵头形成一个整体,方便安装和生产。因此,本实用新型内部组件一体化安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摩擦损耗和噪音,提高产品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2是所述空心涡轮部分的爆炸图;
图3是所述钢轴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1、与所述外壳体1相适配的涡轮堵头2、固定设置在所述涡轮堵头2上的钢轴3以及套设在所述钢轴3上的空心涡轮4,所述外壳体1内设置有与所述空心涡轮4相适配的内腔5,在所述外壳体1上还设置有输液管路11,所述输液管路11贯穿所述内腔5,所述空心涡轮4末端设置有感应磁环12,所需测速的液体从所述输液管路11流过,推动所述空心涡轮4上的叶片13,从而使所述空心涡轮4转动,当所述叶片13切割由所述感应磁环12产生的磁力线时,就会引起传感线圈中的磁通变化,传感线圈将检测到的磁通周期变化信号送入外部放大器中,对信号进行放大、整形,产生与流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送入单位换算与流量积算电路得到并显示累积流量值;同时亦将脉冲信号送入频率电流转换电路,将脉冲信号转换成模拟电流量,进而指示瞬时流量值。
在所述空心涡轮4前端面处设置有套设在所述钢轴3上的垫圈6,工作时所述垫圈6位于所述空心涡轮4与所述内腔5的壁面之间,所述钢轴3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垫圈6相配合的卡槽7,在位于所述卡槽7前端的钢轴头8上还设置有倒角,所述垫圈6的内孔径大于所述卡槽7的直径而又小于所述钢轴3的外径,因此所述垫圈6既能自由转动又不会掉出所述卡槽7外,通过所述倒角的作用将所述垫圈6顺利套入至所述卡槽7中。在所述壁面上与所述钢轴头8相对应的位置上还设置有限位孔9,所述限位孔9的大小与所述钢轴3的大小相一致。所述涡轮堵头2与所述外壳体1相接处的位置上还设置有密封圈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吉泰克燃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吉泰克燃气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6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