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体腿部运动能量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6300.1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13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保进 |
主分类号: | F03G5/00 | 分类号: | F03G5/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腿部 运动 能量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动能量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人体腿部运动能量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我们生活环境中最常见的能量形式之一的生物运动能是由人体或其他动物在步行、奔跑等运动时所产生的,这些能量往往很难被收集利用而耗散在外部环境之中。如果这种形式的能量能够被收集储存并有效利用,其将替代我们现在所依赖的便携式电源,可以为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充电,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由于人体腿部在步行、奔跑等过程中时刻处于周期往复摆动状态,其运动历程比人体其他关节的运动时间长,含有的运动能量较多,而且小腿在运动过程比较平稳、可预测性强、运动力矩大,基于以上这些优点,在人体膝关节处收集腿部的运动能量是最佳之选,在收集运动能量时为了尽量减少人体的不适感,开发一种结构紧凑、效率高、重量轻的人体腿部运动能量收集装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解决人体在步行、奔跑等运动时腿部运动能量收集难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体腿部运动能量收集装置,其在解决腿部运动能量收集难题的同时还解决了能量选择性收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人体腿部运动能量收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固定有发电机和电位计,所述发电机的转子上固定有工作齿轮,在外壳的内侧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有摆杆和扇形齿轮,所述摆杆自由端位于外壳的外侧,所述扇形齿轮位于外壳的内侧,所述电位计的角度滑动片与摆杆固定连接,在扇形齿轮和工作齿轮之间设有用于加速的齿轮变速箱。
优选的,所述齿轮变速箱包括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与外壳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第一小齿轮和第一大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有第二小齿轮和第二大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直径小于第一大齿轮直径,所述第一大齿轮直径大于第二小齿轮直径,所述第二小齿轮直径小于第二大齿轮直径,所述第二大齿轮直径大于工作齿轮直径,所述扇形齿轮与第一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大齿轮与工作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小齿轮之间或第二转轴与第一大齿轮之间安装有滚柱轴承离合器。
优选的,在所述第三转轴与第二小齿轮之间或第三转轴与第二大齿轮之间安装有滚柱轴承离合器。
优选的,在所述扇形齿轮与第一转轴之间安装有滚柱轴承离合器。
优选的,所述齿轮变速箱的传动比为108。
优选的,所述扇形齿轮的圆心角为80°至140°。
优选的,所述外壳、第一小齿轮和第二小齿轮均由铝合金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大齿轮均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尼龙材料制作。
优选的,所述外壳设有外壳盖,所述外壳的内侧底部固定有组装块,所述组装块包括电能存储器、电位计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经过齿轮变速箱的加速作用将人体行走时的大扭矩低转速运动能转化成小扭矩高转速的机械能,从而变成了发电机能够利用的能量形式,通过在转轴与齿轮之间安装滚柱轴承离合器和发电机对电能存储器进行充电的精确控制这两种方式,实现了对运动能量收集的有效选择,在小腿下落阶段进行能量的收集,收集电能时不需要人体额外做功,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体的舒适度;最后本装置在遵循人机工学设计要求的同时选择合适的材料,其整体结构比较紧凑,使用寿命比较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数字开关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保进,未经王保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6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