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背光源的出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6219.3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威;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7/00 | 分类号: | F21V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朱思全;陈宜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背光源 出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各种显示模组的背光源,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背光源的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终端客户的连接设计的需要,背光源的出线方式需要用到导线连接,而通常导线是一端直接焊接在PCBA或FPC上,再点胶加固,然后导线另一端直接从焊接处出来给到终端客户使用。导线焊接在PCBA或FPC上后没有经过任何抗拉扯的结构,会使导线直接在焊接点上受力,致使背光源在检测、运输、使用等环节后容易出现导线从背光源内部的PCBA板焊接处断开,造成背光源不能点亮,失效严重不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背光源的出线结构,其导线焊接后不是直接从焊点处出来,而是穿过一个出线结构后再穿出来,通过出线结构把导线在焊接点处的受力分散掉,最终使焊点处不会受到力的作用,解决了背光源导线容易从PCBA板焊接处断开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背光源的出线结构,包括胶框、PCBA板、导线,带弯折的出线结构,所述PCBA板固定设置于所述胶框,所述导线的一端与所述PCBA板焊接,所述带弯折的出线结构固定于所述胶框,所述导线的另一端沿所述出线结构伸出与终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出线结构设置为通道,所述通道设置有至少一个弯折部,所述通道的一端位于所述PCBA板的导线焊接位,所述通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终端的连接处,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经所述通道与所述终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位于弯折部的通道的外壁设置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出线结构设置为线槽,所述导线卡入所述线槽内,所述导线通过所述线槽与所述终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线结构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开设有散热口并覆设于所述线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带弯折部的通道或线槽,使导线穿过通道或卡入线槽并转弯再伸出与终端连接,从而让带弯折部的通道或线槽分散了导线的受力,不会使导线的受力都落在其与PCBA板的焊接处,最终使导线不易从PCBA板的焊接处断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缺省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剖视图。
图中:1-胶框,11-底面板,12-上面板;2-PCBA板;3-导线;
4-出线结构,5-反射膜;6-导光板;7-扩散膜;
40-通道,41-弯折部,42-通孔;
400-线槽,401-弯折部,402-散热孔,403-端盖;
411-线槽,412-弯折部,413-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背光源,包括底面板11、上面板12,PCBA板2,导线3,出线结构4,反射膜5、导光板6、扩散板7。其中出线结构4设置于底面板11的底面上,PCBA板2设置于底面板11的一侧,导线3一端焊接于PCBA板2上,另一端通过出线结构4穿出。反射膜5、导光板6、扩散膜7依次水平设置于底面板11上,胶框1的上面板12最后水平固定于底面板11上。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出线结构4为带有弯折部41的通道40,通道40固设于胶框1的底面板11的底面上形成一个凸台,通道40一端位于PCBA板2的导线焊接位,另一端位于终端的连接处。导线3的一端与PCBA板2焊接并点胶加固,另一端穿过通道40并经弯折部41转弯后穿出与终端连接。另外在弯折部41上设置有通孔42,可以方便导线3在转弯穿过弯折部41时对导线的方向进行调整,使导线3更容易从带有弯折部41的通道40穿出,同时可以对导线3进行散热。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瀚达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6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