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装双色模具反向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4985.6 | 申请日: | 2015-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5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意塑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装 模具 反向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装双色模具反向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双色模具是前模进胶,前模开模,产品的外观面容易受损,需要二次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倒装双色模具反向定位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倒装双色模具反向定位机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平置的定模板、动模型腔板、顶杆板和动模板;
所述定模板上固定有平置前模;
所述动模型腔板上固定有平置后模;
所述顶杆板上固定有平置顶杆固定板和向下延伸的竖置顶杆;
所述顶杆向下依次贯穿顶杆固定板、动模型腔板和后模;
所述后模顶部设有注胶口;
所述定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铰接有竖置摆钩,且铰接处的转轴平置;所述摆钩包括位于:位于铰接处上方的第一摆动段,以及铰接处下方的第二摆动段;
所述定模板的上述相对两侧还分别设有用于将对应摆钩第二摆动段推离定模板的压缩弹性件;
所述摆钩,在其第一摆动段的顶端内侧表面设有卡槽;所述顶杆板上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钩,所述卡钩与对应卡槽卡扣连接;
所述动模型腔板的侧边上设有与摆钩对应的限位块;
所述摆钩,还在其第一摆动段的内侧表面设有用于避让限位块的避位凹槽,所述避位凹槽位于卡槽下方;
所述限位块设有用于接触避位凹槽的尖端凸出部,所述避位凹槽设有:用于让上述尖端凸出部竖置上升的竖直内凹壁,以及用于让上述尖端凸出部从竖直内凹壁向第一摆动段内侧表面平滑上升的过渡壁。
优选的,所述竖直内凹壁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过渡壁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动模型腔板配有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顶杆板配有用于驱动其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顶杆板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油缸。
本实用新型采用倒装进胶双色模具,后模进胶,后模开模,此种新型模具结构颠覆传统模具的设计理念,改进结构设计,运用外部的多种结构配合,减少了产品开模的风险,提升外观面的无缺陷要求,节省了二次加工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更使产品的达到客户的使用要求。
模具结构:将模具颠倒设计,反过来做,从产品的后模进胶,产品第一射增加一种特制的摆钩,摆钩的作用是使产品强制滞留在前模,能保证第一射产品不能脱开模具前模,从而保证产品的外观无缺陷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倒装双色模具反向定位机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平置的定模板1、动模型腔板2、顶杆板3和动模板4;
所述定模板1上固定有平置前模11;
所述动模型腔板2上固定有平置后模21;
所述顶杆板3上固定有平置顶杆固定板31和向下延伸的竖置顶杆32;
所述顶杆32向下依次贯穿顶杆固定板31、动模型腔板2和后模21;
所述后模21顶部设有注胶口;
所述定模板1的相对两侧分别铰接有竖置摆钩5,且铰接处的转轴平置;所述摆钩5包括位于:位于铰接处上方的第一摆动段51,以及铰接处下方的第二摆动段52;
所述定模板1的上述相对两侧还分别设有用于将对应摆钩5第二摆动段52推离定模板1的压缩弹性件6;
所述摆钩5,在其第一摆动段51的顶端内侧表面设有卡槽511;所述顶杆板3上设有与卡槽511对应的卡钩7,所述卡钩7与对应卡槽511卡扣连接;
所述动模型腔板2的侧边上设有与摆钩5对应的限位块8;
所述摆钩5,还在其第一摆动段51的内侧表面设有用于避让限位块8的避位凹槽512,所述避位凹槽512位于卡槽511下方;
所述限位块8设有用于接触避位凹槽512的尖端凸出部,所述避位凹槽512设有:用于让上述尖端凸出部竖置上升的竖直内凹壁,以及用于让上述尖端凸出部从竖直内凹壁向第一摆动段51内侧表面平滑上升的过渡壁。
所述竖直内凹壁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15mm。
所述过渡壁在垂直方向的长度为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意塑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创意塑胶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4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型腔注塑模具
- 下一篇:无收缩痕注塑成型端盖零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