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73716.8 | 申请日: | 2015-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阳;郑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27/28 | 分类号: | G02B27/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90 空间 混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实现信号光与本振光相干混频。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具有灵敏度高,通信容量大,可采用多种调制方式应用更加灵活。相干激光通信作为一种星际间高速率信息极具潜力的技术手段,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光混频器作为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的核心元件,其地位更显其重要。混频器目前主要应用于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中,并且技术相对成熟。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中的空间光混频器由于其特殊性,不同于光纤通信和微波通信中的光混频器,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国内没有成型产品。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利用晶体双折射现象实现信号光与本振光的相干混频。与一种90度相移光混频器(CN201320783503)相比,分光原理及结构形式不同。与一种空间相干激光通信用光混频器(CN201110022398)相比,分光原理及结构形式不同。本发明利用晶体消光比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空间相干接收系统的信噪比。并且结构简单,利于轻小型化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该装置能够将信号光与本振光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其特殊之处在于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1)、偏振分光棱镜b(16)、四分之一波片a(9)、四分之一波片b(10)、四分之一波片c(13)、二分之一波片a(5)、二分之一波片b(8)、二分之一波片c(11)、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利用晶体双折射分光原理,实现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相干混频,混频后输出四路相干光(3,4,15,17)。
上述的第一晶体(7)和第二晶体(12)为两块材料相同的单轴晶体,且两块晶体的主平面安放位置在同一平面内。
上述的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b(10)左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与四分之一波片b(10)左端面之间留有空气间隙。
本发明能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积极效果是:
1、实现了信号光与本振光相干混频。
2、光路结构紧凑利于体积小型化设计。
3、应用于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接收系统,为系统提供可靠的空间光混频器件。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偏振分光棱镜a;2-等腰直角棱镜a;3-输出的相干光;4-输出的相干光;5-二分之一波片a;6-信号光;7-第一晶体;8-二分之一波片b;9-四分之一波片a;10-四分之一波片b;11-二分之一波片c;12-第二晶体;13-四分之一波片c;14-二分之一波片d;15-输出的相干光;16-偏振分光棱镜b;17-输出的相干光;18-等腰直角棱镜b;19-本振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由第一晶体(7)、第二晶体(12)、偏振分光棱镜a(1)、偏振分光棱镜b(16)、四分之一波片a(9)、四分之一波片b(10)、四分之一波片c(13)、二分之一波片a(5)、二分之一波片b(8)、二分之一波片c(11)、二分之一波片d(14)、等腰直角棱镜a(2)和等腰直角棱镜b(18)组成。信号光(6)与本振光(19)经过对称型90度空间光混频器后,由(3)、(4)、(15)和(17)四个端口输出。
第一晶体(7)左端面中间位置与二分之一波片a(5)右端面粘接在一起,二分之一波片a(5)左端面粘接到偏振分光棱镜a(1)右端面,偏振分光棱镜a(1)左端面粘接到等腰直角棱镜a(2)右端直角面。第一晶体(7)右端面与二分之一波片b(8)左端面、四分之一波片a(9)左端面和二分之一波片c(11)左端面粘接在一起。二分之一波片b(8)右端面、四分之一波片b(10)右端面和二分之一波片c(11)右端面与第二晶体(12)左端面粘接到一起。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b(10)左端面镀有反射膜,四分之一波片a(9)右端面与四分之一波片b(10)左端面之间留有空气间隙。第二晶体(12)右端面后边三分之一处位置与四分之一波片c(13)左端面粘接到一起。第二晶体(12)右端面中间位置与二分之一波片d(14)左端面粘接到一起。二分之一波片d(14)右端面粘接到偏振分光棱镜b(16)左端面,偏振分光棱镜b(16)右端面粘接到等腰直角棱镜b(18)左端直角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37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纤丝与糊状树脂复合增强薄膜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分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