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3012.0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02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阎昌琪;孙朋朋;丁铭;沈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1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复合管 冷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滑油冷却器是电厂、船舶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重要设备,广泛应用于动力、核能、化工、制冷、机械等工业领域。但是目前船用滑油冷却器一般采用光管作为换热元件,存在着传热效率低、体积大的缺点,这就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研究,制造出高效的滑油冷却器,使之节省资金、能源、金属消耗和所占的空间。近几十年来,各种工业飞速发展,火箭、航空、航天等工程设备因空间及动力有限,更需要采用尺寸小、质量轻的紧凑式换热器。在船用核动力装置中,换热设备占据了动力装置总重量和尺寸的一半以上,在舰船有限的空间内采用强化传热技术实现换热设备的小型化不仅可以改善船上人员的工作环境,还可以改善设备安装和维修的条件。另外,舰船在海洋中的运行条件和一些特殊的需要也要求具有高效、小型的动力装置。因此通过强化传热实现换热设备小型化对整个船用核动力装置的小型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效换热器领域中,现有的管壳式滑油冷却器换热元件一般包括光管和针翅管。其中光管传热效率低下,使得整个换热器设备占用体积庞大,不符合高效节能要求。而针翅管对于高粘性的流体具有强烈的扰动作用,可以有效破坏高粘度液体流动时在边界形成的粘性底层,使高粘性流体在低雷诺数下呈现紊流状态,具有良好的强化传热效果。但是很多情况下换热器对管束的材质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换热器管程工质多为海水等,目前船舶等领域多采用钛材作为换热器的管材,为了防止和其他海水冷却设备产生电化学腐蚀,要求接触海水的部分必须为相同材质。针翅管主要起到强化油侧传热的作用,但是现有工艺用钛还加工不出针翅,因此迫切需要实用新型一种既耐腐蚀、与其他设备相容又能加工出针翅的传热管,并制成换热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既能保证在减小换热器体积、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又能满足滑油冷却器管程流体对管束特殊材料要求的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其特征是:包括壳体、上管板、下管板、上管箱、下管箱、管束,上管板和下管板分别固定在壳体的上下两个端面上,上管板外侧固定有上管箱,上管箱里设置隔开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下管板外侧固定有下管箱,下管箱里设置第三腔室,上管板和下管板之间安装分程隔板和管束,所述管束由成排的针翅复合管和成排的光管交替布置组成,管束的最外层为针翅复合管,壳体上开设有壳程进口和壳程出口,上管箱上开设有管程进口和管城出口,管程进口连通第一腔室,管程出口连通第二腔室。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
1、所述针翅复合管包括里层光管和外层光管,外层光管通过液压复合的方式安装在里层光管外部,外层光管外壁加工成振翅形状。
2、管束最外层的针翅复合管与壳体内壁相切。
3、所述分程隔板包括四个两两垂直设置的平板,其中两个相隔180度的平板上均开有孔,且位于同一侧,另外两个平板之一开有孔,此孔与所述两个相隔180度平板上的孔位于相反的一侧。
4、所述分程隔板包括四个两两垂直设置的平板,其中两个相隔180度的平板上均开有孔,且位于同一侧,另外两个平板之一开有孔,此孔与所述两个相隔180度平板上的孔位于相反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1、采用针翅复合管换热元件,由两种不同材质管子加工而成,内侧材质可以解决管程流体对管程特定材质的要求,外侧针翅能够有效的破坏流体边界层,增强了流体紊流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流体传热系数,并且由于针翅的扰动,使得滑油冷却器在工作中管束不易结垢。
2、采用针翅复合管与光管交叉排列的方式,并排列成方形,使针翅复合管的针翅与壳体相切,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流体的旁流量,大幅度提升了传热系数。利用管间的相互支撑作用抑制管束振动,减少流动死区,降低了流动阻力,省去了管间支撑结构,使得滑油冷却器结构简化、体积减小。
3、方形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整体采用方形设计,方形的壳体与管束四周相切,此种结构减少了管束周围流体的旁流量,对于小型化的滑油冷却器具有明显提高传热效率的作用。
4、壳程流体纵向冲刷管束,由于采用了特殊的分程隔板,保证壳程流体有较高的纵向流速,分程隔板使流体流动方向多次改变,有效的减少了壳程流体的滞流区域,并且使得流量分配更加均匀,有效的提高了传热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断面结构图;
图3是分程隔板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3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热蓄能容器
- 下一篇:多组织架构下的数据分配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