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2811.6 | 申请日: | 2015-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27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潘一新;甘兰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一新;甘兰琳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61;H01M10/617;H01M10/6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46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常规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耗迫近顶峰且逐步趋向枯竭,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日益突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在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面临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下,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达成共识。从汽车行业节能减排趋势看,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汽车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电池的热相关问题是决定其使用性能、安全性、寿命及使用成本的关键因素。电动车电池的适宜温度约在10-3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将引起电池寿命的较快衰减。动力电池的大型化使得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减小,电池内部热量不易散出,更可能出现内部温度不均、局部温升过高等问题,从而进一步加速电池衰减,缩短电池寿命。传统电池冷却系统主要机构是冷却管,能达到一定的冷却效果,但是只能180°范围内冷却,易产生电池局部温度过高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低廉、装配过程简单、使用可靠的电池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包括下盖板、外框、进出口侧边板、进出口末端、电池支撑筒、上盖板,上、下盖板分别与外框上下侧固定在一起,形成空间,所述外框短侧边的两端分别预留通孔,所述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的结构相同,包括侧面板以及垂直侧面板的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外侧端部紧抵外框,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与外框之间形成一空间,侧面板上设置若干小孔,所述进口末端和出口末端通过外框的短侧边的两端预留的通孔插入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与外框之间形成的空间内,电池支撑筒底端容置在下盖板上设置的孔内,且电池支撑筒底端与下盖板之间密封,该电池冷却装置包括若干个独立的所述电池支撑筒,电池支撑筒内放置电池组,所述上盖板固定盖在外框上,上盖板上对应每个电池支撑筒的位置开设有孔。
优化的,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的侧面板的长边侧的一端部平直,安装在外框内时,该平直的端紧贴靠在外框的短侧边上,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的侧面板的长边侧的另一端部向远离外框的方向倾斜延伸,使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的该端部与外框之间形成一敞口,进口末端和出口末端分别插入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与外框之间形成的敞口内。
优化的,相邻两列或者两行的电池支撑筒交错排列,各电池支撑筒保持相同的间隙,且均匀地分布在外框中。
优化的,所述外框的两长侧边预留有若干个卡扣孔,所述进口侧边板和出口侧边板的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外侧端部对应外框的卡扣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卡扣,卡扣卡在所述卡扣孔中。
优化的,所述电池支撑筒呈圆筒状。
优化的,该电池冷却装置还包括电池感应装置、感应接头、进口水泵、出口水泵、液体存储装置、热交换装置,若干个电池组被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放置一个感应接头,感应接头连接在电池性能感应装置上,电池性能感应装置连接在进口水泵上,进口水泵的进口与热交换装置相连,出口与进口末端相连,热交换装置与液体存储装置连通,出口水泵与出口末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快速预热,提升电池温度,在温度较高时快速散热,降低电池温度,确保电池的正常的充放电和安全性;
2、360°环绕方式减小电池组内的温度差异,抑制局部热区的形成,防止高温位置处电池过快衰减,增加电池组整体寿命;
3、降低了装配和调试的难度,节省装配过程中的劳动力成本;
4、组件式装配,易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上的动力电池,用来将动力电池产生的热量导出电池或者将外部热量导入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冷却装置的立体组合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冷却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冷却装置的进出口末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冷却装置的侧边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一新;甘兰琳,未经潘一新;甘兰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28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拉伸压纹的吊顶面板
- 下一篇:一种改良型便贴式提花无缝墙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