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弱电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672707.7 | 申请日: | 201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04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波;吴彩琴;刘旭;韩明伟;储旭超;储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群星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02;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2142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弱电电缆。
背景技术
弱电是与电力、照明用电相对而言的,一般把传播信号、进行信息交换的电能称为弱电。弱电的处理对象主要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与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
现有的电力电缆通常采用多芯导体,现实生活中应用环境经常存在着多条不同电线电缆同时工作的现象,同时有很多电气设备在运行,这些电气设备以及电线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辐射,这种辐射会造成弱电电缆的信号传输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拉强度高,可避免磁场和无线电信号干扰的新型弱电电缆。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弱电电缆,它包括导体,在所述导体外部设有导体屏蔽层,在所述导体屏蔽层外部设有内绝缘层,在所述内绝缘层外部设有高强度纤维层,所述导体屏蔽层与内绝缘层双层共挤而成,所述导体屏蔽层和内绝缘层的厚度比为1:3,所述导体、导体屏蔽层、内绝缘层和高强度纤维层组成线芯单元,所述线芯单元至少设有两个,在所述线芯单元外部设有填充层,在所述填充层外部设有外绝缘层,在所述外绝缘层外部设有护套层,在所述护套层内设有芳纶纤维束。
所述线芯单元共设两根,它们平行设置,在两根所述线芯单元外部依次包裹外绝缘层和护套层,它们组成整体截面为椭圆形的结构。
所述填充层为三元乙丙橡胶填充层。
所述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都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在所述护套层内均匀设有八根芳纶纤维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高强度纤维层,有效提高线芯单元的抗拉强度,采用导体屏蔽层,以及内绝缘层、外绝缘层,有效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抗干扰能力较强,采用聚氨酯填充层,填充轻,填充效果好,在护套层内均匀设置八根芳纶纤维束,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抗拉强度,本产品通过各层配合,运行平稳可靠,整体使用寿命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弱电电缆,它包括导体1,在所述导体1外部设有导体屏蔽层2,在所述导体屏蔽层2外部设有内绝缘层3,在所述内绝缘层3外部设有高强度纤维层4,所述导体屏蔽层2与内绝缘层3双层共挤而成,所述导体屏蔽层2和内绝缘层3的厚度比为1:3,所述导体1、导体屏蔽层2、内绝缘层3和高强度纤维层4组成线芯单元,所述线芯单元至少设有两个,在所述线芯单元外部设有填充层5,在所述填充层5外部设有外绝缘层6,在所述外绝缘层6外部设有护套层7,在所述护套层7内设有芳纶纤维束8;所述线芯单元共设两根,它们平行设置,在两根所述线芯单元外部依次包裹外绝缘层6和护套层7,它们组成整体截面为椭圆形的结构;所述填充层5为三元乙丙橡胶填充层;所述内绝缘层3和外绝缘层6都为交联聚乙烯绝缘层;在所述护套层7内均匀设有八根芳纶纤维束8。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高强度纤维层,有效提高线芯单元的抗拉强度,采用导体屏蔽层,以及内绝缘层、外绝缘层,有效提高整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抗干扰能力较强,采用聚氨酯填充层,填充轻,填充效果好,在护套层内均匀设置八根芳纶纤维束,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抗拉强度,本产品通过各层配合,运行平稳可靠,整体使用寿命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群星线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群星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27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