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传感器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72646.4 | 申请日: | 2015-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963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姚小兵;桂桂;张海锭;万宇鹏;谢荣基;郝豫川;鄂治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D11/30 | 分类号: | G01D11/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云春 |
| 地址: | 61002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装置,具体涉及传感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监测设备由箱体、传感器支撑装置、各类传感器构成。将户外监测设备放置于户外环境中,各类传感器接触大气,以获取户外环境中的噪声、大气、温度、湿度、风向等参数,并将所获取的参数转换为电信号后传输给箱体内的处理单元转换并显示出来。
但是,现有的传感器支撑装置的支撑件与支承臂采用固定连接,一经安装只能进行破坏式拆卸,浪费资源,十分不便,同时支承臂与支撑件呈一定角度安装,整个装置占用空间较大,不便收纳及携带。
此外,有些传感器有指向性要求,在不同环境下要朝向不同被测目标,支撑件与支承臂采用固定连接并不能满足有些传感器对指向性的特殊要求。
为此,期望寻求一种技术方案,以至少减轻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收纳及携带的传感器支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传感器支撑装置,包括
支撑件;
一端与所述支撑件活动连接的支承臂;以及
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外壁且内凹的能将所述支承臂容纳于其内的容纳空间。
所述支承臂的相应端通过球窝关节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所述球窝关节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件外壁且内凹的关节盂及设置于所述支承臂的相应端并与所述关节盂适配连接的关节头。
所述支撑件设置有将所述支承臂锁紧于该支撑件的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贯穿所述关节盂的壁的螺孔及与所述螺孔旋合的锁紧螺钉。
所述支承臂铰接有能以铰链为中心在所述传感器支撑装置的纵向方360度旋转的用于置放传感器的调节臂。
所述支承臂具有供所述调节臂以铰链为中心在所述传感器支撑装置的纵向方360度旋转时通过的通槽。
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调节臂旋转位置的定位机构。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调节臂的能够绕所述铰链转动的齿轮及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承臂的能与所述齿轮卡合的限位件。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承臂的齿轮及活动设置于所述调节臂的能与所述齿轮卡合的限位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支承臂一端与支撑件活动连接,携带或拆卸后,支承臂通过活动连接处转动,被设置于支撑件外壁且内凹的容纳空间所容纳于内,特别是安装后的拆卸,无需破坏式拆卸,实现循环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同时,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及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的视图。
图3为沿图2B-B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图4的C向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功效,并可依照本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众多实施例中的一种传感器支撑装置的实施例。该传感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1及支承臂2。
支撑件1呈但不限于圆筒状,其外壁设置有内凹的容纳空间12,该容纳空间12能够将支承臂2容纳于其内。
支承臂2一端与支撑件1活动连接。具体的,支承臂2的相应端通过球窝关节与支撑件2连接。
一并参见图2,球窝关节包括设置于支撑件1外壁且内凹的关节盂11及设置于支承臂2的相应端并与关节盂11适配连接的关节头21。
从图3可知,关节盂11构成为包住一半以上包括关节头21的最大直径的腔体,支承臂2的另一端从关节盂11的开口111伸出,该开口与容纳空间12是连通的,以使在需要时,支承臂2转动以被容纳于容纳空间12内。开口111的大小决定支承臂2转动的自由度,其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一般来说,开口111的大小应小于关节头21的大小,以使关节头21被卡留在关节盂11内,即便在施加了外力时,关节头21也不容易从关节盂11脱离。例如,可以在关节头21与关节盂11之间的接触面添加润滑剂,以便关节头21在关节盂11内能够顺畅地旋转。
为防止支承臂2位置调整到位后移动,支撑件1设置有将支承臂2锁紧于该支撑件1的锁紧机构4。
锁紧机构4包括贯穿关节盂11的壁的螺孔及与该螺孔旋合的锁紧螺钉41。
上述结构的传感器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传感器被置放于支承臂2,通过支承臂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其指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2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WSN的深部巷道监测装置
- 下一篇:特征点采集系统功能模块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