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培养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672486.3 | 申请日: | 2015-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30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贺清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县绿通种植股份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541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培养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培养茶树菇的食用菌培养器。
背景技术
茶树菇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疗于一身的纯天然无公害保健食用菌;茶树菇由于对于培养条件较为苛刻,在菌丝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并不太高,但在出菇或出耳时,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则需在85%以上,而且要隔离杂菌,因此普遍采用具有外筒和内筒的双层结构的培养装置进行培养,但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内筒具有足够的容量,一般要尽可能的放大内筒的直径,因此外筒和内筒之间的径向间隙极小,不便于内筒的放入和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器,便于内筒的放入和取出,便于使用和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器,包括外筒、内筒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所述外筒设有底板和上盖,底板和上盖均可拆卸的安装于外筒;所述内筒放置于外筒内并且内筒高度低于外筒;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固定于外筒上端内壁。
进一步,所述底板边沿设有向上翻折的翻边,所述翻边包于外筒外部并且翻边与外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上盖设有用于对进入外筒内的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网。
进一步,所述外筒高于内筒3-10cm。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为内部填充有氢氧化钙的袋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食用菌培养器,便于内筒的放入和取出,便于使用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食用菌培养器,包括外筒1、内筒2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3;所述外筒1设有底板4和上盖5,底板4和上盖5均可拆卸的安装于外筒1;所述内筒2放置于外筒1内并且内筒2高度低于外筒1;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3固定于外筒1上端内壁;二氧化碳吸收装置3用于吸收茶树菇生产出的二氧化碳,同时造成外筒1内的压强降低,从而使外部空气进入到外筒1内部,为茶树菇生长带来氧气;内筒2上端敞口,内筒2下端封闭;放置内筒2时,可先将内筒2放在底板4上,再将外筒1的筒壳套在内筒2外部缓慢放下,再将外筒1的筒壳和底板4固定,取出内筒2时也可先将外筒1的筒壳拆下,再取出内筒2,便于内筒2的放入和取出,便于使用和操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4边沿设有向上翻折的翻边6,所述翻边6包于外筒1外部并且翻边6与外筒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便于底板4的加工制造以及底板4与外筒1的筒壳之间的拆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5设有用于对进入外筒1内的气流进行过滤的过滤网;可以防止一些细菌进入到外筒1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筒1高于内筒23-10cm。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3为内部填充有氢氧化钙的袋体。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县绿通种植股份合作社,未经开县绿通种植股份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6724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